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森林土壤学 杉木”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35 秒)
密度调控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林分密度 杉木人工林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2023/11/27
为了解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福建顺昌地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林分密度(分别为750、1200、1500株/hm^(2))分析杉木人工林各土壤深度C、N、P的质量分数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杉木人工林土壤C、N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为1200株/hm^(2)的土壤的w(C)...
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毛竹入侵杉木人工林对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通过测序共获得698500条有效序列,2325个OTUs,分属于14个门、49个纲和375个属。结果显示:(1)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毛竹入侵后变化较大,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相对丰度变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杉木生长优势和生长效能对间伐的响应机制取得了新进展(图)
杉木 资源 土壤养分
2023/3/18
生长优势被用于描述树木生长相对于其大小的相对贡献,生长效能被用于评估树木和林分的资源利用情况。为了对杉木这一重要速生用材树种进行更有效的培育管理,挖掘其生长优势和林分生长效能在间伐处理下的变化规律,阐明不同初植密度杉木人工林对间伐的响应机制,对于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精准提升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依托江西杉木密度间伐林20余年长期固定样地,基于混合模型解析杉木生长优势和生长效能对间伐的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杉木人工林 土壤因子
2022/10/30
杉木是中国重要的乡土针叶用材树种,生长遍及我国整个亚热带、热带北缘、暖温带南缘等气候区。杉木产区划分为三带五区,不同产区由于立地质量差异生产力具有较大变化,杉木林地立地质量精准评价是杉木适地适树、目标定向、收获预估的前提和依据。林业所人工林定向培育研究团队基于杉木分布的中亚热带东区(福建邵武)、中亚热带中区(四川纳溪)、南亚热带(广西凭祥)的不同气候梯度杉木密度试验林30余年长期定位观测资料,以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杉木 土壤 气候因子
2023/3/18
杉木是中国重要的乡土针叶用材树种,生长遍及我国整个亚热带、热带北缘、暖温带南缘等气候区。杉木产区划分为三带五区,不同产区由于立地质量差异生产力具有较大变化,杉木林地立地质量精准评价是杉木适地适树、目标定向、收获预估的前提和依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人工林定向培育研究团队基于杉木分布的中亚热带东区(福建邵武)、中亚热带中区(四川纳溪)、南亚热带(广西凭祥)的不同气候梯度杉木密度试验林30余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在中亚热带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中亚热带 不同类型 杉木人工林 土壤持水能力 混交林 生态功能
2022/6/13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金委项目(1)。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论文(9)。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论文(8)。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论文(5)。
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变化特征
2007/8/7
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对第一代、第二代杉木林和地带性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含量均为杉木林低于阔叶林,而第二代杉木林又低于第一代杉木.第一代杉木林活性有机质总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8.79 g·kg-1、421.7 mg·kg-1、252.2 mg·kg-1和136.3 mg·kg-1,上述活性有机质组分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