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气象学 环境地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毒理学 自然环境保护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CO2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2 秒)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CO2,加剧全球变暖。我国已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我国完善的甲烷运输通道及终端使用设施,通过太阳光驱动CO2转化为甲烷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应用前景。然而,CO2结构稳定、分子活化困难,光驱动CO2甲烷化的效率不高,且产物的甲烷选择性较低,实现高活性、高选择性光驱动CO2甲烷化面临挑战。
CO2排放总量中,工业和火力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到45%,因此燃后脱碳对碳减排来说至关重要。燃后尾气中一般伴随着大量水蒸汽,因此开发憎水性CO2吸附剂是非常有必要的。近日,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Hwang Lee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混合配体合成胺和氟共官能化MIL-101(Cr)吸附剂,可用于潮湿环境中捕集CO2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 “双碳”目标,迫切需要科学家研发出二氧化碳(CO2)利用的新策略和新手段。CO2作为安全无毒、廉价易得、可再生的C1资源,可作为C1合成子参与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酰胺和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如肽、蛋白质)、催化剂、药品、农用化学品和高分子结构中。传统的酰基化反应是羧酸及其衍生物在偶联试剂存在下与胺或醇的反应。为实现更好的稳定性和原子经济性,探索和发展实用、绿色的酰基化新方法具有...
近日,日本清水建设株式会社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宣布,由双方共同开发的“Hydro Q-BiC”氢能利用系统已在郡山市综合地方批发市场进行实证运用,自2019年7月开始连续运行以来,与未引入该系统时相比,CO2排放量减少了53%。
大量化石源CO2的排放是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由于全球70%以上的化石源CO2排放量集中在城市区域且城市化仍在不断扩张,城市中化石源碳排放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定量大气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CO2ff)对于理解城市碳排放以及制定碳减排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贾宏鹏团队通过简易的沉积/沉淀法制备以硫化镉(CdS)为载体的高分散钌(Ru)单原子催化剂。其中,通过催化剂调控Ru负载量,使其在全光谱照射下展示出较高的甲烷产物选择性(97.6%)。Ru单原子的引入并未改变CdS的本质结构,但提高了催化剂对CO2的吸附量,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有利于CO2转化为CH4。同时,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协同产生的光热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团队利用参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多个地球系统模型,解耦了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辐射强迫效应和植被生理响应对全球陆地7个季风区(南亚、东亚、澳大利亚、北美、南美、北非和南非)降水和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北美、南美以及澳大利亚季风区,CO2浓度升高的植被生理效应对区域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当于其辐射强迫效应的0.4~2.5倍(图1)。更重要的是,在大部分季风区...
工业微藻能够将阳光和烟道气直接转化为生物柴油,因此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烟道气中高浓度的CO2及其导致的酸性培养条件,往往抑制了微藻的生长,因此提高CO2耐受性是设计与构建超级光合固碳细胞工厂的关键瓶颈之一。近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通过逆转进化时针的研究思路,率先阐明了工业微藻应对高浓度CO2的机制,并开发出高CO2耐受的工业产油微藻细胞工厂。该成果于3月...
利用高铝粉煤灰预脱硅液作为载体原料,通过使用胺基化合物对载体改性制备低温CO2吸附剂.应用6 sigma中的工具,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理想的吸附剂,并对吸附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O2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CO2吸附性能.此类CO2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高(160 mg·g-1)、吸附速率快、对设备腐蚀低、成本低廉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2吸附剂.
于2015年4月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原位开展氮、硫添加实验,研究外源氮、硫添加对河口湿地CH4、CO2排放通量的短期影响,并同步观测相关环境因子.结果表明,NH4Cl(NH)和NH4NO3+K2SO4(NS)添加显著促进了河口湿地CH4平均排放通量(P<0.01),NS耦合添加显著促进了湿地CO2平均排放通量(P<0.05);KNO3(NO)和K2SO4(S)处理在实验期间对CH4、CO2排放通量...
以氨水为吸收剂,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分离烟气中CO2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和入口CO2浓度的增加,CO2去除率下降而传质速率增加;随着氨水浓度和氨水流量的增加,CO2去除率和传质速率均显著增加,但当氨水浓度大于2.5 mol·L-1,吸收液流量大于80 mL·min-1后,膜接触器对CO2去除率和传质速率基本保持不变;膜接触器连续运行15 d后其吸收性能显著下降,CO2去除率、传质速...
利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戊二醛交联法固定碳酸酐酶,并在立式反应器进行了固定化酶吸收CO2的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酶活力回收率是56.3%;固定化酶显著加快模拟烟气中CO2的吸收;载酶量小时,气体流量是影响吸收CO2效果的主要因素,气体流量增大,载酶量成为主要因素;气体流量增大,载酶量对反应终止pH的影响减小;载酶量增大,气体流量对反应终止pH的影响减小;气体流量增大,CO2吸收效率下降,载酶...
具有较高水体CO2分压(pCO2)的岩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常与大气形成较高的正向CO2浓度梯度,因此评价岩溶水体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对于岩溶碳循环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柳州官村地下河补给的地表溪流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岩溶溪流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使用静态箱法和手持式二氧化碳测量仪GM70对脱气通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溪流的CO2交换通量以脱气为主,地下河出口(G1点)脱气通量变化范...
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节水灌溉措施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暗箱法研究了微喷水肥一体化(微喷)与传统漫灌方式下华北平原西部2013~2014年冬小麦田土壤CO2及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微喷方式下垂直微喷管不同距离的3个空间位置土壤CO2、N2O排放通量的空间变化.利用根排除法分析土壤呼吸组分,并估算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碳收支状况.结果表明:1微喷与漫灌方式下小麦田土壤...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戊二醛交联法固定碳酸酐酶,比较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并用固定化酶催化吸收 CO2 .实验结果表明:固定 化酶的酶活力回收率是 56.3%;最适反应温度为 30 ℃,最适 pH 为 7,在 T=30~40 ℃和 pH=6~10 区间有稳定和很高的相对酶活力;固定化酶 在 60 ℃温浴 1 h 后,能保持 39.8%的相对酶活力,而游离酶已经基本完全失去活性,固定化酶在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