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利工程 效应”相关记录57条 . 查询时间(0.328 秒)
森林冠层结构复杂性表现为叶片和枝干等冠层元素在三维空间中的占据情况及分布异质程度,可以通过调控冠层内光水资源分配来改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保碳等关键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阐明森林冠层结构复杂性与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间的关系,对理解森林生态系统过程、制定森林管理政策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样地尺度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争议。大尺度森林冠层结构复杂性分布产品的匮乏是限制深入探讨其与森林生产...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PNAS》揭示中尺度涡对南大洋极端温度的增强效应(图)
海洋环境 地球化学循环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2023/11/8
2023年9月22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在中尺度涡影响海洋极端温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给出了中尺度涡增强南大洋极端温度的观测证据,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尺度涡对南大洋极端温度的影响正在加剧。相关研究成果以何庆友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詹海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
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内陆河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中获进展(图)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塔里木河流
2023/8/1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气候、生态发展密切相关,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居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干旱区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以驱动机制、生态环境效应、生态服务价值和土壤侵蚀及防治等方面为主。对塔里木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进行模拟和分析,探究土地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利于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进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予良好的生态...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水源涵养区环境变化的径流效应及水资源预测”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图)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黄河水源 涵养区环境变化 径流效应 水资源预测
2022/9/22
2022年3月28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黄河水源涵养区环境变化的径流效应及水资源预测”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咨询专家组张建云院士、丁一汇院士、王浩院士、高而坤正高等11位专家,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张望,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处长金旭浩,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长三角地区城市工业污染减排效应及潜力分析
工业污染综合指数 驱动效应 减排潜力 LMDI乘法模型
2021/4/20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污染问题。基于2010—2017年长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工业污染综合指数评价城市工业污染程度,再利用LMDI乘法模型将工业污染综合指数驱动效应分解成经济规模效应、经济结构效应、治污投入强度效应和治污投入效率效应,最后计算各城市工业污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且2010—2017年差异正在逐步增大;经济增长和...
水生态效应评价能够为沿海垦区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分析水生态效应的影响因素,梳理并构建包含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生态系统子系统的水生态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及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综合赋权,选取沿海垦区范围内的东台市、射阳县和大丰区为典型进行水生态效应评价实证分析,分析了水生态效应评价结果,提出了发挥沿海垦区自然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水生态效应等对策建议。
为了准确评价南通市地下水压缩开采对水质咸化的控制效应,根据南通市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出了南通市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了南通市地下水渗流与溶质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分别预测了现状开采和压缩开采条件下2018—2034年逐年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现状开采条件下2034年底南通市第Ⅲ承压含水层中氯离子质量浓度大于250 mg/L和270 mg/L的面积分别达到35...
技术进步视角下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水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工业废水 门槛效应
2020/3/19
基于2000—201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探讨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特征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受技术进步的双重门槛效应制约,且当技术进步高于第二阈值时,工业经济比重的上升不再依托于更大增幅的工业废水排放;技术进步作为门槛变量,其在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技术进步呈阶梯下降的态势;在其他影响因素中,人口规模、产出水平、...
通过将纳米材料固定化制备具有限域结构的复合材料是克服其易团聚失活、难操作、潜在环境风险等规模化水处理应用瓶颈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研究限域条件下纳米材料的生长规律及对污染物去除转化的影响对于推动创新实用型纳米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这一方向的研究还未得到充分关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输送的影响及其效应评估研究”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年度总结会在上海召开(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重点专项 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 输送 学术研讨会
2019/12/27
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我院肖化云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输送的影响及其效应评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主办,上海大学承办。华东师范大学的丁平兴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雨春教授和天津大学陈喜教授3位项目领域专家出席此次会议并对项目工作进行指导。来自天津大学、上海大学、河海大学...
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用水量增长速度,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划分为4组,运用LMDI乘法模型将用水量变化分解为投资强度效应、投资效率效应、经济规模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研究发现:各组及各省市自治区用水量变化及驱动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是用水量增加的首要和次要因素,投资效率提高和投资强度下降是抑制用水量增加的首要和次要因素。因此,各省需要制定具有针...
为了研究泄洪消能缩尺模型中的掺气比尺效应,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通过模型试验,对比分析1∶50和1∶100两个不同比尺模型上的挑流水舌形态及下游水垫塘内掺气量(体积分数,下同)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孔口体型作用下,不同比尺模型水舌空中裂散程度有明显差异,1∶100模型中水舌呈月牙形散落在水垫塘,1∶50模型水舌呈椭圆形散落在水垫塘;水舌入水形态的差异进一步导致水垫塘掺气量分布不同,1∶100模...
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用水效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对其指数进行了测算;借助SPSS19.0软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科技创新对用水效率边际贡献;运用通径分析方法,考察了科技创新对用水效率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科技创新指数由2005年的0.0129跃升至2014年的0.9742,而用水效率指数由2005年的0.4616攀升至2014年的0.8...
“纳米颗粒的环境效应”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图)
纳米颗粒 纳米科技
2016/5/10
2016年4月29-30日,第二届“纳米颗粒的环境效应”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震宇教授和美国麻省大学的邢宝山教授共同召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刘羽处长、刘哲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出席会议。
北京大学王恩哥院士等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大学 院士 水的核量子效应
2016/4/18
“水的结构是什么?”这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创刊125周年特刊中提出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恩哥和北京大学教授江颖领导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应,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水的奥秘。相关研究成果2016年4月15日刊发在《科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