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核科学技术 碳”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353 秒)
2024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能源谱学团队在电催化二氧化碳(CO2)还原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Cox/Pd金属烯上构建单分散原子位点,建立了C1产物高选择性靶向开关,实现CO2电转化路径的非线性调控,相关工作以“Establishing a Robust Nonlinear Targeted Switch for C1 Electroproduction in...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水中碳同位素取样装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利 碳同位素 取样装置
2024/6/2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水中碳同位素取样方法及装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利 水中 碳同位素 取样装置
2024/6/2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一种水中碳同位素取样装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利 水中 碳同位素 取样装置
2024/6/18
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MFC-CWs)因其优越的污水净化效率以及产电性能在水污染处理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东北地理所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MFC-CWs相较于传统人工湿地可减少特定气体(N2O、CH4和NH3)的排放(Zhu et al.,2022),同时发现碳源作为共基质,对调节污染物去除和气体生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评估了进水C/N比对MFC-CWs净化效率、碳氮气体排...
基于宽禁带半导体的新型辐射探测器具有耐高温、抗辐照、低噪声的优势,在航空航天、聚变诊断、深地测井等应用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半导体探测器信号微弱,需要与前置放大器等前端电子学电路紧密连接才能达到较好的测量效果,而传统硅(Si)半导体前置放大器难以耐受高温环境,亟需研究开发新型耐高温、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揭示杉木人工林随林龄固碳速率和碳储量变化规律(图)
土壤碳汇 化石燃料 气候变化
2023/11/9
由于全球变暖,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人工造林增加陆地生物量和土壤碳汇是减缓当前全球变暖趋势的有效方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重要的乡土针叶树种。近年来,有研究通过模拟模型和统计方法评估了中国森林碳固存潜力。然而,准确评估固碳潜力和固碳能力,有必要进行实地测量数据以剖析不同林龄杉木林固碳能力和固碳速率的差异。...
新研究:碳排放或使放射性碳测年法逐渐失效(图)
碳排放 放射性碳测年法 失效
2023/3/10
发展核电能够帮助法国降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难度和成本(图)
核电 法国 碳中和 “可控成本”
2021/11/12
2021年10月25日,法国电网运营商RTE发布报告《未来能源2050》。报告指出,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推进电气化应用,法国到2050年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报告研究了未来发展的六种可能情景,包括完全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未来能源结构以及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能源结构。这些情景因核电装机容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报告提出的全部情景中,成本最低的碳中和路径是建设14台大型核电机组和一些模块化小堆,以及大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