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农业”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2.736 秒)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在氟吡菌酰胺纳米纤维剂的研制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图)
烟草 纳米 纤维 活性
2024/10/18
2024年8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在氟吡菌酰胺纳米纤维剂的研制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Top5%中文核心,IF=3.5)。
2024年7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创制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快速检测传感器,为动物疾病诊断、畜产品安全检测等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
华中农业大学神经科学团队开发可用于声动力治疗的新方法
声动力治疗 硫化钛 二维纳米材料
2022/11/25
2022年9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董志强教授团队和苏州大学程亮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Titanium Sulfide Nanosheets Serve as Cascade Bioreactors for H2S-Mediated Programmed Gas–Sonodynamic Cancer 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告了...
2022年8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发明了一种新型DNA四面体纳米荧光探针,并成功应用于大蒜素对机体氧化还原水平的调控能力及机制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今日纳米(Nano Today)》,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大蒜素是由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催化蒜氨酸,经分解合成而形成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调控生物体氧化还原作用的营养活性。
2022年3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团队系统阐述了纳米材料与技术用于农业化学品递释的应用与产业化趋势,为纳米技术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策略。相关文章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
2022年2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团队系统阐述了基于DNA模板的币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相关文章发表在《配位化学评论(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上。
2021年12月14日,质标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在在国际食品领域知名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SCI一区Top期刊,IF=7.514)上发表题为《Flowerlike Ni–NiO composite as 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sorbent for analysis of carbendazim and thiabendazole in...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微塑料影响麦类作物低温抗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纳米塑料 麦类作物低温抗性研究 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谢
2022/3/25
全球每年消耗大约2.45亿吨塑料,而其中91%的塑料产品未被回收。2016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将微塑料问题等同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在高投入农业中,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使塑料颗粒容易进入土壤环境,而作物可以通过裂纹侵入模式吸收塑料颗粒,从而受到塑料颗粒的影响,不利于自身生长。然而,对于塑料颗粒如何影响作物低温抗性仍研究较少。为此,科研人员以大麦为研究对象,针对纳米塑料颗粒影响大麦低温抗...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在重金属快速检测的关键技术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了基于电热蒸发微等离子体的重金属元素传输增强技术,揭示了重金属原子及其纳米颗粒物在传输过程中的形态演变机理。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生物质高值可控炭化与应用技术(图)
生物质高值可控炭化 纳米生物 秸秆炭材料
2022/3/23
针对国家发展生物质高效多途利用技术的重大需要和秸秆生物质炭绿色制备的瓶颈问题,李坤权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生物质炭可控转化与高值产品技术研发,提出了基于生物质自热烘干气碳化联合循环系统的“高值生物炭定向合成与功能可控”的工程化发展理念,突破了秸秆基吸附催化双功能纳米生物炭高值产品氮磷调控关键工艺和核心技术,设计了秸秆生物炭智能化连续化绿色生产核心装备,研制了基于功能秸秆炭材料的环境净化、土壤提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