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材料科学 XRD”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037 秒)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方法课件第四章 XRD的定量分析。
基于XRD的径向分布函数法研究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碳纤维 聚丙烯腈 X射线衍射(XRD) 径向分布函数 结构
2013/9/27
采用X射线和径向分布函数研究分析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PAN原丝中存在着与石墨类似的结构,该结构是石墨微晶结构形成的重要基础;PAN大分子链最近邻链间间距为0.688 nm;碳化温度在500~1250℃范围内的碳化纤维中的第三近邻距离均大于石墨晶体的第三近邻距离,表明碳纤维中没有形成平面构型的六元环石墨烯层片;在整个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纤维结构经历了长程有序-...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deformed copper by XRD line broadening
Nano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2009/12/1
Purpos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in microstructure taking place during
deformation with methods like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with oscillatory torsion as well as com...
MC尼龙6/纳米ZnO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原位XRD法研究
原位聚合法 MC尼龙 纳米ZnO
2009/11/16
采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备MC尼龙6/纳米ZnO复合材料. 动态高温XRD(20~210℃)分析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MC尼龙6的α1(200)晶面和α2(002+202)晶面分别发生了收缩和膨胀,纯MC尼龙6和MC尼龙6/纳米ZnO复合材料的α1和α2晶面热膨胀系数分别为aTα1=-8.8×10-5 ℃-1, aTα2=1.6×10-4 ℃-1和aTα1=-1.7×10-4 ℃-1, aTα2=3.4...
利用XRD(包括sin2 φ法)研究了电子辅助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法(EA--HFCVD)生长的自支撑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的残余应力和微观应力. 结果表明, 薄膜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 随着薄膜制备过程中硼流量的增加, 应力值有减小的趋势. 薄膜的微观应力随着硼流量的增加, 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然后又转变为拉应力. 残余应力和微观应力的变化归因于一定量的硼掺杂导致的多晶膜中晶粒尺寸、晶面取向及孪晶变化...
Ni-P非晶薄膜晶化与相变动力学的XRD分析
Ni-P非晶薄膜 晶化过程 原位XRD
2008/12/3
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Ni-P非晶薄膜。借助原位X射线分析技术,分析连续加热过程中薄膜晶化与相变行为等。通过X射线定量分析,确定出不同温度下各相的析出量,由此计算各相的晶化与相变激活能以及晶化结晶度等。结果表明,Ni-P非晶薄膜的晶化与相变行为等,均与薄膜中P含量有关。在晶化过程中,发现了四种亚稳相即NiP、Ni2P、Ni12P5及Ni5P2。计算得到:NiP、Ni2P及Ni3P的相变激活能分别为 、...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研究方法课件 3.7 晶体结构分析 & 3.8 XRD 应用。
热喷涂FeAl涂层中纳米晶结构的XRD分析
FeAl基涂层 热喷涂 纳米晶结构
2008/8/1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和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工艺分别喷涂了雾化(微米结构的)以及球磨(纳米结构的)Fe—Al粉末制备了不同结构的涂层。两种原料粉末和喷涂工艺均引起涂层的XRD峰异常宽化。由宽化峰给出的晶粒尺寸与TEM测出的晶粒尺寸有较大的差异。结合SEM、电子探针以及TEM的测试结果, 同时考虑到涂层中形成的结构缺陷以及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证实异常宽化来自喷涂过程中由于Al的耗损导致的...
原位XRD研究热处理Ni-P化学镀合金的结构
2007/12/25
通过改变镀液的CNi2+/CH2PO2-比例,在乙酸-柠檬酸体系中,获得组成分别为Ni-7.8 P(质量比)和Ni-11.7 P的镍磷化学镀层.用程序升温原位XRD分析了镀层在40~500 ℃之间的结构变化.镀态时Ni-7.8 P为微晶结构而Ni-11.7 P为非晶结构.在20 ℃/min升温速度下,Ni-7.8 P在200 ℃后发生晶化,直接析出稳定的Ni3P和Ni相.Ni-11.7 P在300...
原位XRD法研究电疲劳过程中铁电陶瓷PLZT的畴变
PLZT铁电陶瓷 电疲劳 90 circ畴变
2007/11/8
文章摘要:
利用SEM观察了未疲劳和疲劳铁电陶瓷极化试样的断口形貌. 利用原位XRD观测
了电疲劳过程中极化试样表面铁电电畴的变化, 并记录了相应的剩余极化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 疲劳试样的主要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 随疲劳次数的增加, 每
次疲劳后试样表面I (002)减小, I (200)增加; 每次疲劳后在外加电
场作用下试样表面I (002)增加幅度和I(200)减小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