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形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形态学 系统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1.437 秒)
叶点霉属(Phyllosticta)真菌是常引起植物叶斑病,有时也能内生或腐生在植物组织中。该属真菌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寄生的植物种类也复杂。2023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叶点霉菌的识别鉴定中仅依赖于寄主信息和形态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物种常常具有相似的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并且寄主范围也不固定。因此,基于多基因的分子系统学(ITS, LSU,tef1,act和gapdh)在叶点霉病原菌鉴定是必不可...
翡若翠科(Velloziaceae)是由5属约250个物种组成的单子叶植物科,在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中国和南美洲间断分布。该科植物多为耐旱的复苏植物,因为花的特征非常相似,而叶形、植株大小和生活型等形态特征又具极大变异,因此,该科植物的分类比较困难,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仍然不十分清楚。
2018年12月5日,国际生态学期刊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何念鹏、于贵瑞等题为Ecosystem Traits Linking Traditional Traits to Macroecology 的学术论文。文章提出了生态系统性状(Ecosystem traits)原创性新概念“Here, ecosystem...
10月24日至28日,“单子叶植物分类与鉴定高级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本次培训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得到了中国学科院北京分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植物学基础培训项目支持。来自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21家单位的5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
自组织是现代非线性科学及热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如何定量地计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一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对分布于我国东海海域的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藻株(LAMB090611)的形态特征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描述, 并探讨了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该藻株细胞长11.1–18.7 μm, 平均值为(14.2±1.8) μm, 宽8.2–14.7 μm, 平均值为(10.8±1.5) μm。细胞形态结构特征为: 上下锥体积...
观察了84个花粉样品(映山红组sect. Tsutsusi 46种2变种;轮叶杜鹃组sect. Brachycalyx 13种1变种;以及近缘的sect. Rhodora日本1种、sect. Sciadorhodion日本2种、sect. Pentanthera美国3个种)的微形态。本亚属的花粉均为四合花粉,呈四面体,单粒花粉近球形,具三沟孔。映山红亚属的花粉直径在37.67 到61.06 μm之...
为了深入研究紫草科Boraginaceae的分类问题,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紫草科天芥菜亚科Heliotropioideae天芥菜属Heliotropium 6种, 砂引草属Messerschmidia 2种和紫丹属Tournefortia 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它们的花粉为长球形, 赤道面观为椭圆形, 极面观为六裂圆形或八裂圆形, 少数为三角形。萌发孔有三种类型: (1) 三孔沟...
中国柴胡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系统学意义。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少数种类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桃科Actinidia- ceae(按照Cronquist 1981和Dahlgren 1983的概念)的猕猴桃属Actinidia(15种)、藤山柳 属Clematoclethra(5种)和水东哥属Saurauia(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山茶科 Theaceae(7属9种)和山柳科Clethra...
本文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中国壳斗科,包括三个亚科、6属、10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认为壳斗科植物花粉分为四个类型,分别归于三个亚科。根据花粉形态特征笔者支持将Cyclobalanopsis作为 Quercus的亚属处理,并对三棱栎的分类位置及壳斗科各属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进行了讨论。
本文首次报道了菰属Zizania L. 及其有关属,共7属,13种,3变种,1变型的花粉形 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花粉的形状、外壁的层次及纹饰等进行了观察。经过研 究,笔者认为:菰属应置于禾本科稻族内;菰属在稻族内的演化及菰属内的种间演化均存在 平行演化的现象;菰属在全世界有4种2亚种。这些结论大都吻合笔者对其它形态特征的研 究结果。
首次报道用扫描电镜观察的五味子科24种7变种1变型的92个居群117份种子样品的表面微形态特征。将该科种子表面微形态归纳为4大类型,其中第Ⅰ型又分为3个亚型。将种子表面微形态与该科的花粉微形态,以及花、果、茎和叶的宏观形态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五味子科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几乎不受其植株生长地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当稳定,因而作为分类的鉴别特征完全可靠。已观察到的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不支持林祁和S...
滇桐属(Craigia w.w.Smith & W.E. Evans)植物的生殖器官与花粉的形态都比 较特殊,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究竟应将它归入梧桐科(sterculiaceae)还是椴树科 (Tiliaceae),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为了帮助澄清这个问题,本文在过去研究中国 梧桐科花粉形态的基础上,从花粉形态的角度进行探讨,对滇桐属的花粉以及椴树科的椴属 (Tilia)...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国产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6个亚属的代表种和近缘类群杜香属Ledum杜香L. palustre的果皮和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 对杜鹃花属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 并通过比较现存杜鹃花属植物和种子化石, 新发现一些居间的种子类型。结果表明, 果皮和种皮微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叶状苞亚属subgen. Therorhodion的叶状苞杜鹃R. red...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