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星际物质物理学”相关记录85条 . 查询时间(2.25 秒)
PandaX-4T实验发布首个暗物质搜寻结果(图)
PandaX-4T实验 暗物质搜寻
2022/11/18
北京时间2021年7月8日下午4时在三年一度的马塞尔·格罗斯曼国际广义相对论大会上,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实验(“熊猫”实验)发言人刘江来教授公布了PandaX-4T实验的首个暗物质搜寻结果。此次结果基于PandaX-4T试运行95天的数据,用0.63吨•年的曝光量,再次刷新了暗物质反应截面的上限。
Much of the carbon in space is believed to exist in the form of large molecules call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r PAHs. Since the 1980s, evidence has indicated that these molecules are abund...
10个太阳到地球的辐射功率汇聚1根头发丝,“羲和”干的!
10个太阳 地球 辐射功率 1根头发丝
2021/3/31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已于近期逐步向用户开放,其输出功率高达10拍瓦,即1亿亿瓦,脉冲压缩后宽度达到飞秒量级,相当于10个太阳辐射到地球的总功率汇聚到一根头发丝上,由此得名“羲和”——传说中“十个太阳的母亲”。“‘羲和’输出的功率密度高达每平方厘米10的22次方瓦,为人类科研提供了只有在恒星内部或是黑洞边缘才能产生的极端物理条件,既可以用于探索大量‘最先一公里’的基础性假设,如真空里到底有什么、...
重新定义秒 寻找暗物质——研究首次对比3个顶级原子钟精度(图)
暗物质 顶级 原子钟 精度
2021/3/29
近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空气和光纤链路,以迄今最高的准确度比较了基于铝、锶、镱的3种原子钟。研究结果朝着更精准复现秒定义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工作是首次比较3个基于不同原子的时钟,也是第一次将不同位置的原子钟隔空相连。3月25日,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这些发现向秒的重新定义更近了一步,并有助于寻找暗物质——宇宙中难以捉摸的组成部分。”未参与该研究的英...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提出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的新周日调制效应(图)
暗物质 直接探测实验 新周日 调制效应
2021/3/10
现代天文学观测表明宇宙由5%的普通物质,25%的暗物质和70%的暗能量构成。暗物质的本质是当前物理学面临的重大问题,相关研究可望带来物理学新的革命。暗物质极有可能是一种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粒子,实验上通常有三种办法来探测暗物质粒子:通过地下实验直接探测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微弱碰撞、通过空间高能粒子和光子探测器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湮灭或衰变后的产物粒子以及通过高能粒子对撞产生暗物质粒子。我国在锦屏山深地...
大量天文学观测表明,宇宙中大约四分之一的成分是一种具有(较大)质量却很少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暗物质。暗物质无法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任何微观粒子来解释,研究其性质成为了粒子物理和天文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极深地下实验室的暗物质直接探测是研究暗物质性质的最有力手段之一。这样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地下实验室中开展了近30年,技术日趋成熟。其中,XENON国际合作组从2005年开始研发...
暗物质潜在质量范围变窄——有助聚焦搜索区域
暗物质 潜在质量 范围变窄 搜索区域
2021/1/2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7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利用引力作用于暗物质这一事实,首次从根本上计算出了暗物质的质量范围。这一范围比以前认为的要窄得多。最新研究缩小了暗物质粒子的潜在质量范围,也为未来的暗物质“捕手”限定了搜寻范围,还有助于科学家未来发现潜在的新作用力。暗物质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无法用任何光学或电磁波观测设备直接“看到”,科学家们通过暗物质对星系的作用确定了其存在。宇宙微波背...
新技术可将火星卤水变成氧气和燃料
新技术 火星卤水 氧气 燃料
2020/12/8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将火星上的卤水转变成氧气和燃料。这一技术不仅有利于未来的火星探索,也可用在地球上,比如应用于国防和深海探测等领域。2008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研究了火星表面的土壤,发现火星上存在冰冻水。此后,欧洲空间局(ESA)的“火星快车”在火星上发现了几个地下水塘,由于高氯酸镁盐的存在,这些水塘里的水仍然是液...
宇宙普通物质中40%的潜藏部分或首次发现
宇宙 普通物质 40% 潜藏部分
2020/11/11
现代宇宙学研究告诉我们,宇宙中构成恒星、行星和星系的普通物质只占4.9%,而其中约40%迄今尚未“现身”,这些普通物质以热气体的形式隐藏在复杂的宇宙网中。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法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通过对20年来科学家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很可能首次发现了这些潜藏的普通物质。
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暗物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清华大学物理系 暗物质 物理评论快报 星系
2020/9/22
近期,物理系副教授安海鹏和博士后杨大能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郁海波合作,通过研究发现两个缺少暗物质的特殊星系NGC1052-DF2和-DF4(简称DF2和DF4)的形成可能与暗物质自相互作用有关。该项工作还进一步展示了重子物质过程对暗物质的反馈效应不能在我们考虑的情形下产生DF2或DF4的观测结果。该文章的结果显示,缺少暗物质的星系可能成为探测暗物质的粒子物理性质的重要途径。
找到新产区,提出新机制——天马望远镜助力北京大学的科研团组在星际碳链分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天马望远镜 北京大学 星际 碳链分子
2019/10/16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彼此连接形成长链结构。目前,在已经发现存在于星际空间中的50多种星际分子中,碳链分子是重要成分。那么。碳链分子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存在于哪些区域呢?
科技日报哈勃望远镜发现“橄榄球”状行星
橄榄球状行星;哈勃望远镜;行星大气;化学元素
2021/11/18
2019年8月3日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滚烫的“橄榄球”状系外行星。这颗行星因为距离恒星太近而被撕扯、加热,大气也正在加速逃逸,整颗行星处于被吞噬的边缘。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等机构组成的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天文学杂志》上介绍了这一新发现。在距离地球约900光年的WASP-121星系,代号为WASP-121b的行星围绕一颗比太阳更亮、更热的恒星运转。它是一颗“热木星”,即大小与木星相当,...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国家天文台星际介质演化及恒星形成团组博士生左沛及研究员李菂综合利用多台望远镜,首次观测到正在诞生的分子暗云。《天体物理学》杂志近日发表了这一成果,并被《自然》杂志选为研究亮点予以介绍。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广色域显示用高抗湿性能氟化物红光荧光粉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广色域 显示 高抗湿性能 氟化物 红光荧光粉 研究 取得新进展
2019/2/27
白光LED由于其节能、环保以及长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和液晶显示领域。特别的,就液晶显示背光源而言,其要求发光材料(蓝、绿、红)具有尽可能窄的发射带宽和合适的发射波长,从而获得高的色纯度及广的色域范围(>92% NTSC),而目前商用的氮化物红色荧光粉难以满足这一要求。近些年,Mn4+离子掺杂的氟化物荧光粉由于其能被蓝光有效激发、高发光效率以及~630 nm的尖锐谱线发射(带宽<7 nm)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