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部门法学 住宅”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一般认为,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宁的行为。
一般认为,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宁的行为。
小明购入了一套心仪的二手房。拿到房产证后,小明注意到,这套房屋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只剩下30年。到期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自动续期吗?
某小区业主小吴将自己位于一楼的住宅改造成了超市对外营业。住在二楼的邻居小张认为,这样会造成扰民,反对小吴将住宅改为超市。小吴却认为,房子是自己的,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小吴的上述行为需要经过其他业主同意吗?
醉酒后点燃停放在居民住宅旁电动车的行为定性——台州中院判决被告人陈俊伟放火案
醉酒后 点燃 电动车 行为定性
2021/8/25
司法实践中,用点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构成放火罪,关键要看点火行为客观上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及主观上是否具有放火的故意,即客观上要根据点火事实所造成的危险是否已经处于逼近实现的阶段或者状态,也要根据点火行为造成危险的直接性、可控性与高度盖然性进行因果关系判断;主观上要根据是否认识到点火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以及对此的认识程度。
《物权法》第70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按照这一规定,居民住宅小区的外墙面不属于专有部分,单个居民对其专有部分紧密相连的外墙面不拥有所有权。居民住宅小区的外墙面属于小区全体业主所有。
一、引 言与食物、衣着一样,住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因此住宅权也是一项基本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第1项明确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为维持他本人以及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必需的住宅,这就是住宅权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依据。从这一表达可以看出,住宅权并不是为社会的高收入阶层和已经有充分住房的阶层提出的权利,而是为社会的低收入阶层(在我国为中低收入阶层)、尤其是为那些依据自己的收入难以解决适当住...
通常所说的住宅权有两种,一是刑法上关于非法侵入住宅罪中的住宅权。这一权利来源于宪法上的住宅不可侵犯权。即没有主人的允许,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况,任何人不得进入、搜索或封锁住宅。违者要承担刑事或行政责任。二是社会保障法中作为基本生存条件的住宅权(又称住房权),即任何人及其家庭,在任何地方,都有通过合法途径得到适当住宅的权利。对于无法依靠个人的努力(主要是私法途径)获得适当住宅的个人和家庭,国家有扶助和积...
我国住宅权行政法保护缺失分析
住宅权 行政法 非法侵入
2008/3/4
住宅权作为宪法规定的一项自由权,尚未扩张到生存权意义上的公民"对住宅"的权利,对该权利的保护,目前还是行政法的盲区。即使是对自由权意义上的住宅权的保护,我国的行政法也存在很多缺陷: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在保护公民的住宅免受他人非法侵入上还存在住宅范围不清、"非法侵入"的标准不明等缺陷;二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土地管理法》在尊重公民住宅权上也存在不少疏忽;三是住宅权事实上是一种没有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