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相关记录386条 . 查询时间(0.467 秒)
生物催化剂——酶(图)     生物催化剂         2025/4/21
自从我们这个星球有了生物,酶就存在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酶,我们的生活也与酶的应用息息相关。远在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了利用大麦芽中的酶制造饴糖,利用发酵法酿酒,制醋和酱。但那时人们并不是有意的利用酶,是一种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原理的自然行为。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了几千年的酶,在100多年前的1857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酒精发酵时发现,把活的酵母与糖放在一起,在...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分子酶学与重大代谢性疾病机理研究重点安徽省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2025年6月27-30日在享有“半城山水,鱼米之乡”的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科技...
近日,实验室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中鉴定出一种E3泛素连接酶LRSAM1,该蛋白可以对病原菌进行泛素化标记并介导其进入自噬溶酶体途径进行降解。相关研究成果在细胞生物学知名期刊《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上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江永亮副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员课题组,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参与蓝藻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的分子伴侣CcmS及其与外壳蛋白CcmK1六聚体、CcmK1-CcmK2异六聚体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基于结构和生化分析以及生理实验,作者鉴定了CcmS在调控β-羧酶体组装和维持固碳功能方面的作用,为人工设计高效固碳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酶解棕榈仁粕对大口黑鲈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为棕榈仁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quaculture Reports(水产养殖报告)》上。
面对多种抗真菌药物压力,真菌如何进化形成多重耐药特性?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少杰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题为Suppressed Protein Translation Caused by MSP-8 Deficiency Determines Fungal Multidrug Resistance with Fitness Cost。该研究阐明了一种非药泵药靶介...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陈义华研究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郭正彦研究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题为“Selective Synthesis of Cyclopeptides with a 2-Oxindole or 3a-Hydroxy-hexahydropyrrolo-[2,3-b]indole Str...
纳米酶是指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功能纳米材料。纳米酶作为新一代人工酶,在多个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比如生化分析、治疗、环境保护等。根据模拟酶种类的不同,纳米酶可划分为过氧化物纳米酶、氧化物纳米酶、超氧化物纳米酶、水解型纳米酶等。与天然酶一样,pH对纳米酶的活性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然而,应用场景中的pH往往和其最适pH不一致,这使得纳米酶的应用受到限制。例如,大多数过氧化物纳米酶的最适pH是酸性,而其往往需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Ubiquitination of OsCSN5 by OsPUB45 activates immunity by modulating the OsCUL3a-OsNPR1 modul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E3泛素连接酶OsPUB45通过泛素...
近日,茶树遗传育种团队在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Two shikimate dehydrogenas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galloylated catechins in tea plants”为题,发表在园艺学顶级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近日,我院葡萄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团队张朝红教授课题组在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Glutathione transferase VvGSTU60 is essential for proanthocyanidin accumulation and cooperates synergistically with MATE in grap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葡萄谷胱甘肽S-转...
Trans-AT 聚酮合成酶(PKSs)是一类能够合成大量结构特殊、活性多样的聚酮分子的酶。这些酶中同时存在多种特殊模块或结构域,如β-分支模块、分支结构域和BV氧化结构域等,可在装配线上直接对延伸的聚酮骨架进行修饰,增加产物的结构多样性。然而,在trans-AT PKS的非经典催化过程中,单一模块或功能域的迭代使用过程尤为特殊。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小强团队长期致力于光酶催化研究。近期,团队改造了焦磷酸硫胺素依赖酶,通过协同可见光催化的方式,构筑了一种三组分光生物催化体系。该工作交叉融合了生物和化学,一方面突破了天然酶通常只能催化1-2个底物的局限、赋能绿色生物制造,另一方面也为化学领域的手性精准控制难题提供了新策略。成果以“Synergistic photobiocatalysis for enantioselecti...
2024年11月12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夏军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 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de novo and maintenance DNA methylation by DNA methyltransferases in post-implantation embryos”(DNA甲基化...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孙博课题组在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了题为“CRISPR-AsCas12f1 couples out-of-protospacer DNA unwinding with exonuclease activity in the sequential target cleavage”(CRISPR-AsCas12f1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