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分析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物分析学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2.89 秒)
梁淑彩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药物分析化学。
徐东升,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1. 药物分离分析新技术2. 疾病标志物分子诊断3. 微纳流分离分析新方法。
肖猱副教授,研究方向名称:荧光探针与生物传感。
韩海浩副研究员,研究方向1. 恶性肿瘤和代谢性疾病演进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化学探测;2. 恶性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光学、多模态成像与治疗一体化新材料创制;3. 人类重大疾病的糖靶向药研发与临床转化。
陈佳,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天然药物的分离分析、结构修饰及合成。
李彩娜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药物研发和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研发方面,主要从事多种靶点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脏、周围神经)药物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目前主攻口服肽类药物研发,研究靶点包括GLP-1、PCSK9、Insulin等。作用机制方面,主要挖掘GLP-1、肠道菌群等调控机体糖代谢的具体机制,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
袁天翊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药理学与新药发现。主要包括抗肺动脉高压药物的体内外筛选模型建立、药物筛选、评价与机制研究。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相关药物评价与机制研究。其它血管病变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发现与评价。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天然产物的活性分析、药效评价。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优化、药物筛选等。
叶军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肿瘤/免疫靶向纳米递送系统设计及纳米药物研发和应用研究。
王亚男,博士,副研究员。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8月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物分析研究室核磁组工作至今,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核磁共振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与创新,及液相-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天然来源先导化合物快速发现新策略的研究工作。自2014年起先后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波谱解析(硕士)》、《药物化学实验》研究生课程授课...
厉欣 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质谱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多年来一直从事质谱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精细化质谱测量的天然活性产物药代、药理与毒理研究;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的原位测量与表征; 疾病相关代谢标志物的筛选、验证与转化应用;药物化学/生物合成反应过程的质谱在线监测和反应机理研究;原位质谱测量新技术与相关装置的研发。
杨德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物及先导物的多晶型发现,药物及先导物的共晶设计与合成,创新药物质量控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创新药物及代谢产物研究。
张丽,1999-2003年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获本科学位;2003-2008年就读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分析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物晶型研究中心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17年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质量负责人。2019年至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物晶型研究中...
杨庆云,女,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从大理医学院药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龚宁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固体药物多晶型及药物共晶研究,2、纳米药物及制剂研究,3、药物及天然产物三维立体结构分析,4、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5、标准物质与物质标准研究。
宋彦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药物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