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环境水利 >>> 环境水利与评价 区域环境水利 水资源保护 环境水利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环境水利相关记录2129条 . 查询时间(2.47 秒)
王振华教授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SCI,中科院一区Top,IF=3.398)的论文被期刊认定为高阅读(2018-2019)和高被引文章(2019-2020)。论文自发表以来,使用58次,被引19次。
4月16日,粤港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召开,会议期间举行了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王复明、欧进萍、陈湘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广东省水利厅巡视员曾建生,广东省科技厅调研员罗霄鹏,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胡松贵,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以及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
2021年4月21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在广州组织召开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华南重污染入海河流水环境精准治理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的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测与科研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及广东...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保护专委会组织前往洪泽湖、骆马湖开展水利调研,水环境保护专委会主任河海大学逄勇教授带领专委会的人员及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调研,学会刘建琳理事长、陈乐秘书长及秘书处的人员共4人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主要围绕洪泽湖和骆马湖这两个在“南水北调”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湖泊开展,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的张总向调研团队的人员详细介绍了历史上黄河夺淮对于淮河和洪泽湖...
日前,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的最新排名,河海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朱伟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021年3月19日,水利部召开2021年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2020年和“十三五”节水工作,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节水形势,谋划“十四五”节水主要任务,安排2021年节水重点工作。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经济师程殿龙主持会议。
男,1977.6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二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获得者,“兵团英才”第一层次入选者,石河子大学“3152”拔尖人才。2015年3月获得(日本国立)静冈大学环境与能源系统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得静冈大学环境学硕士。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和大学课题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6项,申请发明专利13项。获水利部大禹科学技术...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21年推荐选拔“硕博连读”“申请考核”攻读博士学位工作安排。
2021年1月30日,中国雄安集团水专项白洋淀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白洋淀项目2020年度总结暨课题考核会,水专项技术总师吴丰昌院士、副总师邵益生研究员、京津冀标志性成果责任专家王凯军教授等参会指导,国家、河北省、雄安新区三级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项目(课题)和独立课题负责人、课题单位领导、示范工程建设单位代表、技术研究骨干约150人参...
基于创新驱动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的作用机理,利用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创新驱动在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的影响存在着基于创新驱动的双门槛效应,创新驱动处于不同的区间范围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因此,应当重视创新驱动与环境规制的协同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通过合理配置固定资产、...
在界定“以水定产”概念的基础上,围绕“以水定产”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探索,分析了目前“以水定产”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对“以水定产”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水与产的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从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各部门协作的工作模式、完善“以水定产”相关的体制机制、提高水资源计量监测能力、建立水资源控制指标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落实“以水定产”的对策建议。
为评估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首先利用Shephard水距离函数构造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计算该指标,并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6个城市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可视化评价。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6—2015年间的空间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研...
2021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三江源区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和水系统动态变化监测与评估”项目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指南编写专家、四川大学教授王根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国英等咨询专家及主要项目骨干25余人参加会议。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研究员陈仁升主持会议。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构建包括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序列方面,江西省及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在空间分布方面,赣州市和宜春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位居全省前列,其他各地级市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