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基础力学 >>> 理论力学 理性力学 非线性力学 连续介质力学 摩擦学 柔性多体力学 陀螺力学 飞行力学 基础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基础力学相关记录3370条 . 查询时间(4.183 秒)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吴健生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教授刘雄军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亚课题组合作首次提出了高阶能带翻转面的概念,基于这一概念进一步提出了动力学表征拓扑属性的实验方案,并利用量子模拟器对这一实验方案的优势进行了认证,相关研究结果以“Quantum dyna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topologi...
傅宇,工学硕士,教授,现任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曾任教育教学督导办主任、机电学院副院长、新科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8部;获省级成果奖2项;主持省部级成果鉴定6项。长期担任《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等本科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校“十佳教师”。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高能耗行业。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10.6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份额的56.5%。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并针对“绿色低碳”,提出推进产业间耦合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河北、天津等省市相...
近日,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宇杰研究团队通过原子尺度模拟和理论分析,报道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堆叠无定形碳基复合材料,并揭示了纳米级褶皱产生的增强增韧这一反常规机制。该工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
近年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结构监测、物联网系统等领域的低功耗微型传感器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有限的电池能量和长时间工作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阻碍这些传感器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人员研制了基于太阳能、压电、热电、热释电、摩擦电等原理的各种能量收集器,热释电能量收集器 (Pyr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能量收集器件。热释电效应指的是当温度发生改变...
2021年5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宇杰研究员应邀做客黄岛讲坛(储建分论坛),作题为“裂纹扩展与遇弱界面时的路径选择及其工程应用”的学术报告。
2021年5月7日至9日,“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大学承办。会议主席、副主席分别由北京工业大学张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孟光教授担任。全国各地187家高校、院所、企业的1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设置了大会主...
马财生,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环保设备设计及智能化;主要承担课程:《理论力学》、《机械原理》、《工程制图》、《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实践》《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自动化与数字化设计实践》、《机械类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创新杯师生同创项目》、《参观校外企业》。
近日,中科院力学所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团队在构建数据驱动的材料本构模型及有限元结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物理机理驱动的机器学习本构建模与有限元结合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受到广泛关注的锂金属,实现了它在不同温度和变形场景下的力学行为精准描述。该工作近期发表在国际力学权威期刊J. Mech. Phys. Solids上。
威远页岩气田是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之一,五峰-龙马溪组一段是页岩气开发的主力层段,在早期开发阶段,由于威远页岩气平面分布非均质性强、影响单井产量主控因素不明确,使得威远页岩气快速、高效开发面临严重的挑战。针对甜点识别、产能主控因素不明确、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等影响开发效果的重大问题。
2021年4月16至1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承办的“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对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相关领域的近期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并深入研讨学科未来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力学处处长雷天刚研究员、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长张攀峰研究...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Nonlinear Mechanics(RANM 2021) will be held in Hangzhou, China during October 22 – 25, 2021. The objective of RANM 2021 is to provide scientist...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可靠性与能效控制研究所船舶摩擦学科研团队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A strategy that combines a hydrogel and graphene oxide to improve the water-lubricated performance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被复合材料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om...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工作条例,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和2020年11月1日主任委员工作会议决定,并报摩擦学分会党小组批准,第十五届全国摩擦学大会暨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定于2021年8月8日至1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本次会议将通过学术活动和产品展示交流我国摩擦学界在摩擦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会议主题为“摩擦学与制造强国”。会议将邀请摩擦学领域的院士、专家...
2021年4月23日至26日,第十六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暨重大装备实验与测试技术论坛在浙江嘉兴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共同主办,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力学领域近千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深入探讨实验力学与航空航天、土木交通和医疗健康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对增强实验力学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