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历史学”相关记录17654条 . 查询时间(6.875 秒)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立足黄帝故里,扎根革命圣地,始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延安精神为己任。建院以来,一代又一代延大历史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在黄土高原结出丰硕的学术成果。学院先后涌现出任学岭、高长天、张小兵等一批长期从事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与陕北历史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诞生了《陕甘宁边区史稿》《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纲》《陕甘革命根据地史》《陕北历史文化述略》《陕北文化概论》等众多学术佳作。
延安大学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是2009年获批的第三批陕西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12月被评估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重点研究基地。以中国史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为依托,与民俗学、民间艺术等学科相交叉,设置陕北历史文化、陕北民俗文化、陕北民间艺术等三个子方向。
《均平水利碑记》撰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作者不详。碑文记述明万历年间蒙化府经踏勘,并各村军民议复,重伸旧制,均平南庄大箐水利的史实。据碑文载,当时对官田、军田、民田用水,均一视同仁,平均分配。该碑保存完好,现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庙街镇,对研究明代白族聚居地区的水利史有参考价值。
历史性是法律的基本品性,也是人性的基本方面。法学历史主义是关于法律的历史性的理论叙事,要求以历史认识和历史方法省视法律,在时间之维中探索法律的精神成长过程,包括它的道德成长,进而揭示法律的历史理性。从而,其本身即为一种历史理性,关于历史存在的当下省思和有关法律未来的文化观察,对于人世善好的一种积极期待。经此努力,法学历史主义期期于营造一种基于深切历史感的华夏邦国政治,为奠立于现代中国文明的法制体系...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24年成果简报(总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