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理论法学 >>> 法社会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法社会学相关记录257条 . 查询时间(2.265 秒)
本文阐述日本法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揭示战前和战后日本法社会学的科学因素。作者认为,早期的日本法社会学与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存在许多共同点,战后日本法社会学的发展则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美国经验科学的深刻影响,这是日本法社会学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日本法社会学的科学因素对日本法学的研究方法、对“法”的理解和对民法解释学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和具体的影响。
“任何有权发布命令的权力机构,看来都不可能发展出法官所发展出的那种法律,因为法官所发展的那种法律乃是一些能够适用于任何一个发现自己处于可用抽象方式加以界定的位置上的人的规则。”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在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判决形成了。在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决定了谁将获得再生产的权利。” ——本杰明•...
论中国古代家族法的研究     中国古代  家族法       2008/10/8
家族法是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多元视角之一。中国传统法律史研究以运用功底深厚的考据方法对事实和史料的考证为代表,代表学者及著作主要有: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程树德:《九朝律考》等其著述更多以史料学标准进行评价,更像是史学的一门分支,其作为理论法学的学科门类对法学的理论贡献却处于模糊状态。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潮席卷我国学术界。法律史研究领域出现了由一批年轻学者倡导而兴起...
一、 简介 中国学者们深感所处的环境太富于人治色彩, 渴望有一种高于或优于人治的理想社会,因此对法治产生了无限遐想。从现有的大量讨论法治的文字来看,人们基本上假定法治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对于法治的弊端,似乎还没有作过应有的反思。由于走上追求法治的道路是无数有识之士艰苦努力的结果,目前要在中国对法治进行一番批评,实际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事实上,虽然我们深信法治是国家的灵魂,自由的管家乃至正义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首先应该加强社会立法。没有良好的法律规范,社会就难以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立法还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注重社会立法  社会建设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繁杂。从宏观层面上说,主要包括正确处理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到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等问题;从...
论社会公平的度量标准     度量标准  社会公平       2008/10/6
社会公平尤为重要,但公平的度量标准必须科学化。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衡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核心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切实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贯穿到党和政府的执政过程中,贯穿到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使公平正义真正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伸张和维护。
社会建设与社会法     社会法  社会建设       2008/9/28
 社会建设与法制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依靠传统的公法、私法部门加以保障和推进,更要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就法制保障而言,“经济建设”主要依靠传统的...
□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法律的最高境界,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法院权力的前提和基础。全社会都认为我们实现了公正,才叫真正的公正,这就是社会效果。  □ 当事人是社会的一粒种子,我们需要用心经营,需要走近当事人的心灵,用心与心的方式取得当事人的信赖,进而解决当事人的纷争。  □ 法律的本质是公正,只要我们尝试,公正能够实现最好的法律效果,也能实现真正的社会效果。  □ 我们一方面要考虑法律和理论是怎...
一、乡村法律秩序的描述我国20 世纪50~ 70 年代对农村传统社会组织、结构、思想以及社会关系的强制性改造, 使得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入和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 正式的法律取代了民间固有的习惯、惯例和规范, 调整乡村社会秩序的是国家法律、政策以及上级指示。80 年代初以来,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和一定程度的择业自由, 国家权力向上收缩, 乡村社会秩序...
思想家们早已深刻地指出,恶乃是推动历史车轮的有力杠杆;然而,善的理念与追求却又总是在不断地矫正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个崇高理想的感召和引领下,艰难地转化和克服恶的诱惑,朝着善的方向努力前行。作为政治哲学的先秦儒学,尽管其所直面的时代已是“礼崩乐坏”,而天下失序,而罪恶昭彰,但思想家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坚定地怀抱人性“善”的信念,回溯礼乐文...
[51]《大清律例会通新纂》,页16。[52]雍正八年(1730)上谕也反映有关立法问题的内容:「国家法令科条,原一定而不可易;其有应行从重者,亦必待朕酌其情罪。特颁谕旨:此加倍二字,非臣工所可擅定者也。嗣后凡有议罪议处之条,皆应照本律定议,其有负恩犯法、情罪重大、应从复位拟,必须执中于法之至平至允,不得擅用加倍字样,开蒙混苛刻之端,负朕立法牖人、儆省防闲之至意」(《清会典事例》,卷85〈吏部.处...
[1]明清成案管理制度的改良过程,也影响当时讼师与幕友的发展,但受限篇幅,未来将另文讨论。[2] 明清幕友并非只协助官员进行司法审判,有学者曾区分出七种幕友:「刑名、钱縠、书启、朱墨、征比、账房、教读」,而「刑名、钱縠」则是地方官员依赖最深的两项幕友。参见:缪全吉,《清代幕府人事制度》(台北:中国人事行政月刊社,1971),页39-41。特此声明,为集中焦点与行文方便,本文所称「幕友」大体都专指「...
三、竞争求胜:幕友与讼师的法律秩序观1.百战百胜:讼师秘本的诉讼理念讼师与幕友除了同样因为审转制度加严加密而兴起,若再分析从事这两类职业一些菁英人物看待法律知识与司法诉讼性质的态度,还可再发现两者的一些共通性。先谈讼师情形。「讼师」成为一种显著现象,至少自宋代即已肇端,当时一些地方出现以协助民众诉讼为职业的「健讼之徒、哗徒讼师」;而在现今江西省等地方,更出现教导人学习打官司相关经验与知识的「讼学」...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60年代后逐步发展并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政府、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NII)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相继提出与实施,互联网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个人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越来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