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会议中心 历史学相关记录3173条 . 查询时间(4.585 秒)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精神,推动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阐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协办的“社会史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会暨理论与方法研讨会第九次会议)于2023年5月13日在福建师范...
2023年5月13日,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院第三届青年学者工作坊“唐宋历史文献与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芜湖顺利召开。来自四川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兄弟院校与科研院所的30多位学者与研究生共同参与此次学术盛会。
研究“影像史学”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随着媒介环境与传播思维的变迁,如何实现以影像来书写历史、传播历史;二是基于艺术表达中的历史还原与失真问题,如何缩小影像与历史的分野;三是影像赋予历史学一定的想象力,讲座将设立八个章节,围绕历史与媒介、历史的距离、历史的真相、历史的表象、历史的造像、历史的毁像、历史的消费、历史的情感深入思考。
讲座围绕学界新见《元代湖州路户籍文书》与南宋户籍制度的关联展开讨论,考察该批户籍文书中户口(包括女口及年龄、幼童)信息、营生事项、儒户户计、典身、田产信息的来源,探讨元代户籍制度与南宋户籍制度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
近年来英语学界的科学史领域出现了一股较为明显的“全球转向”,试图从全球的视角来重新探讨现代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倡导书写“全球科学史”。从历史编撰学的角度来看,这股转向虽然与全球史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但更主要的是科学史学科自身发展的产物,特别是建立在1990年代以来科学史“物质转向”和“空间转向”的基础之上。不过科学史的全球转向为科学史与全球史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全球史领域的“科学转向”似乎也...
五四时期,随着恋爱自由和新性道德观念在知识界的广泛传播并进入生活实践,知识阶层中一些新女性,在爱上一个有妇之夫而他又无法离婚的情况下,便以来华讲学期间的罗素、勃拉克为榜样,选择婚外同居的生活方式,结成所谓“罗素式婚姻”。这种结合方式是否属于婚姻,抑或等于纳妾,当时的知识界和法律界对此分歧丛生,使其处于名实不副的状态。这反映出传统礼法结构与近代现实生活存在错位,以及新旧礼法结构在转型中的互不相融。这...
2023年5月12-14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赓续·变革——清代学术与思想”研讨会,在武汉市丰颐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共有52名国内高校和重要学术期刊、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参与,共收到论文或提纲48篇。讨论议题涉及文、史、哲多领域,兼综义理、考据、辞章,可谓近年来清代学术与思想领域规模较大、论域较广的一次学术盛会。
2023年5月7日-10日,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师生共21人赴临夏参加“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主办,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参与协办。论坛主要围绕临夏地区在史前文化分布区域中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从多学科角度研究分析临夏地区史前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的思路对策、促进各民族多元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开展文物保护...
2023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青年学术交流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四层小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博士后宋逸炜、博士生王瀚浩、硕士生林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郭黎鹏、屈成、陶中淼分别汇报研究成果。学衡研究院孙江教授,清史研究所黄兴涛、杨念群、曹新宇、彭春凌教授参会。萧凌波副教授主持会议。
韦正,2002年取得北京大学考古系汉唐考古方向博士学位,师从宿白先生。2013-2014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访问交流,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魏晋南北朝考古》《将毋同:魏晋南北朝图像与历史》,撰写有汉唐城市格局、墓葬制度、壁画艺术等方面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
“李约瑟难题”的经典概述是:“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为什么现代科学产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这个“难题”的预设条件存在错误,而正题中的设问则是针对没有成为历史事实的“否定性”问题,不符合历史学的研究原则。近代科学在西欧的勃兴是一种特殊性,而世界其他文明没有独立地发展出近代科学是一种普遍性。
1925年9月,王国维先生发表了著名的题为《古史新证》的演讲:“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材料之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种材料,我辈因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无不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始得为之”。文献研究和考古发现相结合,是我们了解历史真相的重要方法。1999年5月打捞出水的“泰兴号”沉船,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证据。本讲座将...
2023年4月22日至2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中西文明比较研究暨刘家和先生从教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开幕式在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会长刘景华出席并致辞,刘家和先生到会并讲话。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皓主持。
2023年5月5日晚,南开大学文学院本学期第5期博士论坛于范孙楼章阁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李锡龙教授主持,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张晓晴主讲,南开大学文学院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也是向全党发出的一个伟大号召。202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强调要准确把握新中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