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生物医学光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生物医学光学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546 秒)
徐周睿助理教授,特聘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有机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其多光子成像与光学治疗应用。
张传禹,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Email:chunayu.zhang@xjtu.edu.cn.科研方向:生物微流控;微尺度声流体。
胡飞,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Email:hufei0701@xjtu.edu.cn.科研方向:微流控及其生物医学检测应用;新型核酸检测技术及仪器开发;新型光机电一体化仪器技术及系统开发。
屈军乐,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PIE 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199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和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分别获物理电子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7月回国至今在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
邵永红,深圳大学优秀学者、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学科创新团队组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生物光子学领域激光扫描显微成像与表面等离子传感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及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和“973计划”课题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30余...
王建峰,1987年出生。201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18-202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2020年12月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谱和成像技术、先进光纤内窥光谱、成像技术的研究、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工作。在内窥光纤拉曼光谱探针开发、高分辨率偏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研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
荆日星,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影像分析、机器学习。参加学术团体: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承担科研项目情况: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域-空域联合状态的抑郁症脑网络动态变化机制研究,在研,主持。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前额叶-杏仁核环路在精神分裂症情绪识别异常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在研,参与。
庞恺,副研究员,硕导。研究方向:活体光学分子影像与检测技术、肿瘤的光学检测早期检测与治疗。承担科研项目情况:1)基于光声效应的循环黑色素瘤无标记在体实时无创监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编号:62075013;起止年月:2021.01-2024.12;国拨经费:58 万;在研;主持。2)可无创实时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多模态在体流式图像细胞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起止年月:2...
王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前沿生物医学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图像处理分析技术以及应用相关技术解析小鼠等模式动物的脑神经环路连接和功能。聚焦面向全脑神经环路解析和病理组织样品完整成像分析的高速、高分辨三维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涉及 TB~PB 级图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绘制多种应激响应的全脑单细胞分辨神经活动图谱和连接图谱,在神经环路层面解析恐...
钟金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分别在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光电工程系“智能计算成像”研究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成像光学、生物医学光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Optica”、“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Biomedical Optics Ex...
一直从事微纳光操控和生物光子学的基础研究,针对微环境中致病菌、恶性细胞等生物微粒的精准操控与探测及其在单细胞层面的致病机理及精准微手术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在Nature Rev. Mater.、Nature Commun.、Adv. Mater.、Light: Sci. Appl.、Nano Lett.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大学、北京...
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3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2004-2008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系从事超高灵敏激光光谱(包括腔衰荡激光光谱和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等)和等离子体化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2008-2009年继续在布里斯托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2014年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和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作为博士后高级研究助理,从事单分子生物物理研...
詹昊霖,博士,副研究员,2016年获得厦门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厦门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8月进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任职。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但不限于:核磁共振新技术、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信号和图像的高分辨重建、生物医学应用等。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
研究领域:1、生物医学仪器与信号处理;2、智能传感器及人机交互技术;3、综合航空电子系统。
周雅,女,1972年8月出生,博士,2002年提升为副教授。长期在仪器科学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三维重建及应用,生物识别,生物医疗仪器等方面。先后主持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目前从事三维重建及应用,生物识别,生物医疗仪器等方面研究。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物理光学》、《光电仪器原理》、《光电测控系统专项实验》 和研究生课程《Optical Interferom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