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植物免疫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75 秒)
侯英楠,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领域:由真菌和卵菌等真核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病原微生物与植物宿主之间存在着持续且动态的相互作用。本课题组结合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研究植物宿主和病原菌之间的物质运输,以及这些物质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和植物免疫机制的影响,解析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农作物病害防治策略以及培...
范江波,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于2011年11月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7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做博士后研究。2019年9月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任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杨宇衡,男,陕西汉中人,植物病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高辰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研究领域: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大豆和拟南芥等作为主要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王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植物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以水稻、大豆和拟南芥等作为主要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途径。近年来,在New Phytologist、Plant Journal和JIPB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孙昀皓,男,1988年3月,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物保护系副系主任;植物保护专业2020级班主任。
徐倩,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及方向:1.与RNA沉默相关的拟南芥抗病毒机制。2.植物抗病毒免疫成员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林冠峰,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承担教学任务:《分子诊断技术》、《生物制品学》、《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酶工程》及《生物技术综合实验二》理论及实验教学。
王伟权,男,博士研究生;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博士后;农业与生物学院教师,副教授。
徐宁,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先天免疫,稻瘟菌与寄主水稻的互作机制研究。
吕其壮,男,1989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泌阳人,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分子病原学与免疫学,发表论文40多篇(SCI 8篇),曾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区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目前主持国家级、省级、厅级和校级课题各一项。
李杰婕,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课题组主要致力于植物发育与免疫应答的细胞信号网络研究。植物通过活跃的细胞骨架重排保障植物完成发育进程或者适应环境变化。特别是在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细胞骨架-质膜-细胞壁连续体作为生物互作的第一道屏障(或免疫防线),在宿主与菌相互作用界面形成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微生物(病原菌或共生菌)分泌的效应蛋白或毒力因子的重要靶标。本课题组通过遗传学,...
范文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作物真菌性病害,植物免疫学。
靳学慧,男,1962年9月生,辽宁绥中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植物病理学带头人。198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获农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先后在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深造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植物保护省级重点专业学术带头人,曾获“农垦总局劳动模范”“垦区优秀专家”“农垦总局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刘剑飞,研究员,重庆市农科院副院长。主持了重庆“十五”和“十一五”水稻育种重大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以及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7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