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土壤生态学相关记录51条 . 查询时间(2.944 秒)
贾宏涛,男,汉族,生于1975年8月,陕西省高陵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新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曾任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副秘书长、新疆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科普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系统创新联盟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土壤生态过程与全球变化、土壤环境安全,土壤健康与农产品安全。在污染土壤修...
高海宁,男,汉族。2007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顾文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及产学研项目等多项国、省市级项目。新增国家农业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广东省稻田不同耕作模式碳足迹及固碳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成果获得2019年广州市主推技术,201...
王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土壤碳氮循环及其微生物调控,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马琨教授,土地退化过程与修复方向首席科学家。1972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派留学回国人员。主要从事绿洲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学研究。牵头负责宁夏回族自治区314个(省)区级农产品产地协同监测点监测信息及数据获取(2017-至今);2022年获批国家第30号秸秆还田生态效益监测点;负责宁夏回族自治区13个(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省)区级农田氮磷淋溶系数测算点、7个国家级级农田氮磷淋溶系数测算点...
王辉,男,1971年生,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员。199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同年进所工作至今,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2012-201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合作研究(高级研究学者),长期从事退化土壤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研究,目前...
刘勤,男,博士,研究员。1988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先后在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和亚琛工业大学、英国苏格兰作物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作合作研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主持和参加国家973、科技支撑、国家基金、中科院创新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地课题,发表论...
梁玉婷,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于2004年和2009年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 2007-2010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环境基因组研究所从事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微生物功能组学与物质转化,...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唐光木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生态与改良方面的研究。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与肥料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第三期培养人选和自治区天山沃土计划“自治区农牧业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刘勇,1970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生态学、土壤环境过程数学模拟、生态风险评价。近年来在SCI收录源核心期刊Soil&Tillage Research、Ecological Modelling、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
林俊杰,男,1982年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毕业,现在重庆三峡学院环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万州区科技人才,重庆三峡学院第一批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与生态科学处基金委评议专家、 “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重建”校创新团队带头人,重庆市青年联合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会员、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万州区法院专家陪审员。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
尧水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壤有机质积累的生物物理机制及土壤肥力调控,重点方向是解析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土壤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利用运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与室内控制实验、结合化学光谱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从土壤学,地球化学及微生物学等多角度,研究探索土地利用管理和生态系统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稳定的影响。
于秀丽,白城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吉林省地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科研方向:土壤生态与盐碱地改良。
王惠,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壤污染毒理学与污染土壤修复、水污染控制与监测、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开发);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生态环境工程;城市生态与环境、湿地生态)。
冯文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土壤有机质循环及其功能调控,重点研究矿物和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形成和分解的调控机制。综合运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控制实验、仪器分析、数据整合和实验模型融合等多种方法,探究管理措施和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类型土壤的固碳潜力、效率与速率;有机质与矿物相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剖面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微生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