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抗病虫害育种相关记录86条 . 查询时间(1.859 秒)
李石初,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2月生,广西贵港市人。1988年7月广西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9-12月,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做访问学者;2008年6月,在越南国家玉米研究所访问学习;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在马来西亚(民都鲁)天源农业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12月获副研究员职称。主要从事玉米种质资源病虫害抗性鉴定、玉米病虫害发生流...
张爱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水稻病害及品种抗病性鉴定。先后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安徽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病性鉴定”、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小种与寄主品种抗性鉴定”、安徽省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水稻病虫害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安徽省土地治理项目《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等工作。参与制定多项地方标准。主持省财政专项“水稻品...
胡增丽,女,汉族,1981年9月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获得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6项;主持院级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级科研项目7项,院级项目7项。通过验收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院级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学术论文9篇。
李洪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高产广适育种创新研究组组长。1963年4月生于河北省邢台市,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昌黎分校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5年7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曾任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1998年毕业于...
李淑英,女,1968年出生,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棉花抗病分子机理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棉花枯、黄萎病病菌致病性、棉花与棉花枯黄萎病病菌的相互作用及棉花抗枯黄萎病的分子机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棉花抗枯、黄萎病的育种研究。能熟练运用分子生物学相关软件。已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的试验技术,研究思路。能熟练阅读和翻译英文文献,并能用英文写作。先后参加安徽省“七·五”、“八·五”、“九·五”抗病(虫)优质棉新品种...
王大刚,男,1979年6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抗病遗传育种、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与分子标记辅助大豆新育种的选育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项目7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各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各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1项,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项目/课题10余项,包括国...
侯树敏,男,1970年12月生,研究员。期间多次赴波兰科学院植物遗传研究所、瑞典Svalöf公司、英国洛桑研究所工作学习。现为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油菜虫害防控及抗虫育种。主持选育出国审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徽油杂1号”(国审油2011025);主持选育的“油AB”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120246.6);参加选育出7个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2...
费维新,1973年11月,博士,研究员。研究领域及方向: 油菜抗病育种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学术成就:参加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内外各类科技项目30多项;参与选育出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 “皖油14”等油菜新品种15个;荣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发表学术...
邱思鑫,男,福建宁化,无党派人士,研究员、副所长。2004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获第十六届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和第十一届福建青年科技奖,入选2013年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从事作物有害生物无公害控制、抗病育种等研究。主持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福建省公益类项目等1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5)、...
张绍松:男,学士、副研究员。生于1966年4月。1988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专业,同年分配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1991年-1992年和1998年10月-12月先后两次到复旦大学进修;2002年10月-2003年3月、2004年5月-8月、2006年6月-8月和2008年10月-12月先后四次到德国联邦栽培植物育种研究中心园艺与水果作物研究所开合作研究。曾多次参加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的研...
卢丽丽,硕士,副研究员,马铃薯种薯课题组核心成员。主要从事马铃薯脱毒种苗培育、种薯生产和相关病害研究工作。近5年来,作为重要实施人员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6项,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南部区育种”岗位科学家项目和云南省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种薯”岗位专家项目核心成员,是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育种及种薯产业技术研究省创新团队的主要执行人;主持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
潘哲超,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马铃薯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马铃薯抗病育种研究。近5年来,在欧洲植物病理学报等国际刊物发表SCI文章3篇。
姜波,男,副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硕士。2007年7月至今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事柑橘及猕猴桃新品种选育与病害防治研究。发表相关文章6篇,获得地市级科技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三等奖1项,省农业推广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申请柑橘新品种权4项,猕猴桃新品种权1项,专利3件,获得柑橘新品种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明专利2件。
闫化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柑橘果实成熟机制与抗病育种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项目等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获科技成果奖2项;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篇;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省级审定(登记)新品种4个;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项。2019年获院青年研究员称号。
武德功,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植物抗虫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主持安徽皖垦种业股份公司横向课题1项、校引进人才项目1项,获得省审玉米品种1个:凤玉44,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参编书籍2部:《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保护》。主持省级、校级教研项目各1项,参加省级教研项目3项,参加校级教研项目5项,发表教研论文9篇,申请4个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