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国际动态 微生物生理学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3.652 秒)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红惠团队在酿酒酵母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创新团队联合德国马普煤炭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催化(ACS catalysis)》在线发表了题为“Biocatalytic Baeyer−Villiger Reactions: Uncovering the Source of Regioselectivity at Each Evolutionary Stage...
近日,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院本科生动科202班张浩铭为第一作者撰写的文章《Implica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肠道微生物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论文,被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收录,并在其网站发表,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7.561 ,JCR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微生物学研究论文指出,生命最初几周的抗生素暴露与男孩6岁前身高体重偏低有关,但女孩中不存在这种关系。该研究显示,这种作用可能来自肠道微生物组的发育变化。该论文指,曾有研究报道,在生命最初几周给新生儿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组的构成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暴露的长期影响并不明确。
Biologists have long known that bacteria grow faster and bigger when the quality of nutrients becomes better, a principle in microbial physiology known as the “growth law,” which describes the relatio...
2009年四月,出现于墨西哥和美国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盛行,引起一片恐慌,因为全世界的人们对这种新型病毒几乎没有免疫力。接下来的短短几周之内,甲流病毒就迅速地蔓延到了全世界,使得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6月11日紧急宣布,全球进入40多年来首次流感大流行。《自然》杂志总结了H1N1病毒大流行所带来的经验教训,以帮助科学家和卫生机构更好地处理未来的流感大流行。
很多细菌能依靠菌体上的几根细长丝状物在动物体液中定向游动,从而抵达营养丰富的地方。德国和瑞士科研人员最近利用大肠杆菌做实验时发现了抑制这种移动方式的机制。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控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