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射电天文学 >>> 射电天文方法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射电天文方法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3.61 秒)
2024年3月5日凌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参加了由欧洲VLBI网(EVN)组织的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联测。实时数据相关处理显示,本次观测成功获得干涉条纹。这是40米射电望远镜首次实现4Gbps的超宽带观测,成为仅次于上海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之后,国内第二个具备4Gbps超宽带观测能力的VLBI台站。4Gbps的观测相较于2Gbps,理论上可将图像信噪比提升约1.4倍。
2022年9月21日,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奠基仪式在新疆天文台奇台观测站隆重举行,标志着新疆首个重大天文科学基础设施即将动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以视频方式出席奠基仪式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主持仪式。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郑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新疆...
射电频率干扰(RFI)消除是射电天文领域信号处理的研究重点。消干扰方法创新对脉冲星测时等天文测量工作有改进意义。
射电望远镜的主反射面的面型精度是影响大型射电望远镜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保证望远镜良好的工作性能,需要使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反射面变形误差保持在相对于波长较低量级的水平,进而能够保证高效和高性能的天文观测。对于大型射电望远镜,主反射面尺寸往往在几十甚至上百米,环境载荷(重力、温度、风载)的变化对主反射面的精度影响十分显著,要在全观测过程中始终维持庞大的主反射面精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射电脉冲星呈现出多种不同形式的辐射变化现象,其中平均脉冲轮廓形状的变化,即模式变换现象对揭示脉冲星的辐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家天文台暗能量射电探测关键技术实验(又名天籁实验阵列)发现一例新的快速射电暴(FRB),这是天籁柱形阵列首次探测到FRB事件,这一结果已在Astronomer's Telegram上公布,也是国内首次用射电阵列探测到快速射电暴。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实验成功可工作在近紫外、可见光与红外波段的金增强型反射膜系,其方案和实验由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的王晋峰副研究员和田杰工程师率先提出和完成实施。该膜系同时具备了宽反射带宽、高反射效率、较低的膜层应力及优异的环境稳定性,使用寿命媲美介质反射镜,非常适合应用于大型天文望远镜与大型光学仪器中的反射镜面之上。
超亮X射线竟来自脉冲星     天文学  X射线         2014/10/10
“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儿!这简直能拿到‘最诡异系列事件’金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首席研究员菲奥纳·哈里森异常兴奋,她带领的天文学家团队检测到一颗有着太阳1000万倍能量的熠熠生辉的致密脉冲星。
由美国密西根大学Laura Chomiuk博士领导、上海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杨军博士(瑞典Onsala天文台)等人参与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新星伽玛射线辐射问题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揭开了来自经典新星的高能伽马射线的产生机制。并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2014年7月17日,随着第一根主索的安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索网制造与安装工程正式步入工程实施阶段。 索网制造与安装工程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其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超大跨度索网安装方案设计、超高疲劳性能钢索结构研制、超高精度索结构制造工艺。该工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则标志着上述三个主要技术难题已经得以解决。
刘富坤教授等关于“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吸积盘相互作用的理论预言得到射电观测证实”被评选为我国2011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由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共同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2011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评选活动近日圆满结束,并于9月13日向公众公布评选结果。我校物理学院天文系刘富坤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提交的科研成果“我国学者关于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吸积盘相互作用的理论预言得到射电观测证实”入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