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1939条 . 查询时间(2.222 秒)
人工智能加速葡萄育种(图)     人工智能  葡萄  育种       2024/11/20
2024年11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作物组学大数据与应用创新团队绘制了首个葡萄图泛参考基因组、基因型图谱和农艺性状图谱,开发了一种利用机器学习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望大幅缩短葡萄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并为其他多年生作物育种提供方法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由于葡萄生长周期长、基因组杂合度高,利用杂交技术进行葡...
2024年10月30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发布2023年度全国主要粮油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京丰一号”“中甘21”“中甘11号”“中甘8398”“中甘15号”“晚丰”入选全国结球甘蓝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棉花生物技术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验证蛋白与DNA互作的SRS(SGR1-based reporter system)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效、可靠、智能化、可视化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近日,从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国内科技企业签署成果转化合同,高油高产大豆转化体获得转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等单位,解析了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雄穗弱化与耐热性间的博弈选择规律,明确了应对高温的雄穗小穗数的关键阈值,为玉米耐高温育种及全球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宜植品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绿色轻简超级稻遗传解析与分子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揭示了杂种不亲和位点在植物中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自交会促进孟德尔分离畸变因子(又称自私超基因)在群体中的传播,这一发现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优质抗逆饲草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干旱半干旱区肉牛奶牛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和辣椒育种团队联合构建了辣椒基因组的高质量完成图,相关成果以“The Gap-free Genome of Pepper Reveals the Transposable Element-driven Expansion and Rapid Evolution of Pericentromeres”为题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
2024年10月10日,华林中心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谭禄宾教授到中心作题为《水稻株型驯化与改良的分子机理》的专题讲座。
抗性淀粉是健康人体小肠内难以消化吸收的淀粉及淀粉降解物的总称。摄入高抗性淀粉食品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对血脂异常、肥胖症和肠道疾病起到积极预防作用。普通稻米抗性淀粉含量不足1%,远低于健康饮食标准建议的10%。淀粉的消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链长以及精细结构密切相关。水稻育种主要通过调控淀粉分支酶(BEs)和淀粉合酶(SSs)的表达水平来提高抗性淀粉含量。
转座子(TEs)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DNA重复序列,约占水稻基因组的35%。转座子是植物产生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基因表达及表型变异。水稻的泛转座子变异图谱研究表明,转座子在水稻驯化和育种性状改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10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会见了来访的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让-弗朗索瓦·苏萨那一行,双方就深化中法农业科技合作交换了意见。
2024年10月10日,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大使王亮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访问,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钱钰、蔬菜花卉所科研处处长李蕾陪同。王亮大使到研究所南区展示温室实地考察,李蕾处长对他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向大使介绍了我所基本情况和科研进展概况。
2024年10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解析了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雄穗弱化与耐热性间的博弈选择规律,明确了应对高温的雄穗小穗数的关键阈值,为玉米耐高温育种及全球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宜植品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IF=29.6)上。
2024年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司长周云龙一行赴平谷区,调研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平谷区区长狄涛、蔬菜花卉所党委书记寇占英、副所长张扬勇等参加调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