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化学”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0.843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定量重建过去170年东亚地区大气碘-129沉降历史(图)
大气 放射性核素 生态系统
2024/6/25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核活动释放了大量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洋、陆地和大气生态系统。碘的放射性同位素129I,是一种主要因人类核活动而产生的长寿命碘同位素。129I的长时间序列变化历史,能够准确评估人类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能应用于放射性核素的环境行为和核素示踪环境过程等领域的研究。然而,长时间序列的129I沉降通量和总量的记录较少。湖泊沉积物是记录气候和环境变化信息的地质载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现异戊二烯二聚亲核芳构化反应(图)
异戊二烯 二聚亲核 芳构化反应 仿生催化
2023/11/10
2023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异戊二烯的仿生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了串联催化策略,实现了异戊二烯的环聚、氧化芳构化和亲核加成反应,构建了一系列芳香C10衍生物,并结合相关的机理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催化过程。此外,团队还在此反应的基础上进行了聚敛式合成、正交C-H官能团化和杂(萜)基类吲哚化合物的构建,进一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发新型核材料探测装置(图)
核材料 探测装置
2023/9/13
2023年4月28日,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基于DDAA(快中子慢化趋势特征差分衰减分析)技术的核材料高效主动探测系统原理样机,并达到预期全部技术指标要求。这是国内首次将DDAA技术应用于核材料探测,相较于其他核材料探测设备,该装置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能够检测出重屏蔽后的易裂变核材料,大大提高探测效率;已在乏燃料后处理厂裂变物质残留物、乏燃料运输时的金属船体以及核废物桶等典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揭示果蝇感知重金属离子的“超级”能力(图)
生物物理 果蝇感知 重金属离子
2023/4/23
人类活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难题,引发生态与健康危机。20世纪30年代以来,屡次爆发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对人类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挑战。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危害大且治理成本高昂。污染物在土壤和水源中富集,并通过进食及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过量摄入的重金属在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沉积,引发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癌症等。那么,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聚类解析北京臭氧变化特征(图)
聚类解析 北京 臭氧变化
2023/2/19
2023年来,北京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臭氧污染已成为制约首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流层臭氧主要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也会受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和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区域输送等天气过程影响。相比于月份、季节、年际等时间尺度的平均臭氧特征统计分析,聚类算法更有助于解析更短时间尺度天气过程对臭氧变化特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近代物理所在锗-68/镓-68发生器制备研发中获进展(图)
近代物理所 放射性核素氟 锗 镓
2023/5/18
2022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学研究室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锗-68的分离纯化工艺和锗-68/镓-68发生器制备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同位素领域期刊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CD: 春季热带南大西洋SST影响东亚梅雨建立(图)
南大西洋 东亚梅雨 年际变化
2022/11/9
梅雨是东亚夏季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已有的研究指出,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海温变化能够对梅雨入梅产生影响。2022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张少瑜、她的导师刘屹岷研究员和团队成员生宸博士、马婷婷博士则进一步探究了前期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变化对梅雨建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图1),热带南大西洋暖SST异常所激发的Gill响应,能够引起赤道太平洋上显著的沃克环流...
2022年7月27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伍志鲲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杨军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团队合作,在“反伽伐尼反应”和二氧化碳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no Letters 上。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固体所博士后庄胜利、过程所陈东副研究员、固体所博士生范文涛和中国科大袁金云博士。
中科院上海分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处理高盐废水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城市环境 高盐废水 重金属离子 无机盐离子
2022/12/18
高盐废水是指总含盐量至少3.5wt%的废水。高盐废水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通常含有大量Cl-、SO2-、Na+、Ca2+、Mg2+等可溶性无机盐离子,以及含量不等的重金属离子。其中,火电厂洗煤工艺中产生的脱硫废水就是一种典型的工业高盐废水。因此,高盐废水的处理难度极大,能耗极高,并且处理过程中通常还伴有结晶、结垢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岛团队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实现RAFM钢的“按需设计”(图)
机器学习 活化铁素体 聚变
2023/7/24
2022年7月8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郑明杰课题组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智能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博士研究生李孝晨为论文第一作者,郑明杰研究员和丁文艺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合成新核素钍-207并发现α衰变能的奇偶效应(图)
新核素 钍-207 α衰变能 奇偶效应
2022/9/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石墨烯制备取得新进展:微流反应2分钟实现石墨氧化(图)
微流反应 石墨烯氧化
2022/11/17
氧化石墨及其剥离产物氧化石墨烯,作为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的关键前驱体,在许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在科学研究及工业制备中,主要以1958年提出的Hummers法为基础,利用强氧化剂在浓硫酸体系中对石墨进行化学氧化,进一步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近些年研究人员针对Hummers法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但由于氧化剂在石墨层间扩散缓慢和易爆中间产物(Mn2O7)的产生与积累,导致反应耗时长、安全隐患大、品质管控难...
近期,南华大学先进核燃料循环化工研究中心负责人韦悦周教授团队与埃及国家核材料机构(NMA)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业活动引发的放射性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合作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3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相继发表在化工及核工程领域TOP期刊上。其中题为“FunctionalizedBiobased composite for Metal Decontamination – Insight on Uranium...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化物所核素高效膜分离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兰州化物 核素高效膜分离 铀资源
2022/3/27
铀作为重要的战略元素,不仅用于核武器的生产,也是核电站的重要原料。然而核电的发展必然带来铀资源的消耗及大量含铀放射性废物的堆积。因此,发展简单、有效的铀分离提取技术,用于海水或放射性废水中铀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