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原子分子物理学”相关记录415条 . 查询时间(1.828 秒)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奚啸翔团队发现反常金属态中超导涨落的谱学证据(图)
反常金属态 超导涨落 谱学证据
2025/2/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对长周期彗星C/2022 E3(ZTF)的谱线观测取得重要进展(图)
观测 分子 气体
2025/2/18
2025年2月10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合作取得了彗星毫米波分子谱线观测的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ydrogen Cyanide in Comet C/2022 E3 (ZTF) from 3.4 mm Wave Spectra”为题发表于国际天文学期刊《天文学杂志》(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靶向分子伴侣系统药物设计方面取得进展(图)
分子 系统 药物
2025/1/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73741、81930100、82304309、81925034)等资助下,中国药科大学王磊研究员、尤启冬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张健教授团队合作,在靶向分子伴侣系统药物设计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CDC37变构抑制剂可破坏伴侣复合物以阻断CDK4/6成熟(Allosteric CDC37 inhibitor disrupts chaperone compl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观测到里德堡原子系统临界点的预警信号(图)
里德堡原子 系统临界点 预警信号
2025/1/6

上海有机所在三价膦苷化及糖基膦配体开发上取得进展(图)
金属 有机 原子
2024/12/23
新颖手性配体的开发对于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ƞ3-取代反应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智涛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非经典的ƞ3-取代反应研究,即摆脱传统α-位杂原子离去基的要求,解决非对称烯丙基底物的高立体选择性取代难题。前期,该课题组相继开发了膦-亚胺双齿配体用于不饱和烃的不对称氢氧化(J. Am. Chem. Soc. 2023, 145, 39...

中国科大实现单根短链DNA分子序列结构化学识别的原理性展示(图)
分子 结构 识别 光谱
2024/12/4
2024年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通过发展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相结合的亚纳米分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技术,首次在单碱基分辨水平上展示了单根短链DNA分子序列结构的实空间化学识别。该成果于11月27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新建研究组发表衣康酸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相关综述(图)
李新建 免疫 反应 分子
2024/11/28
2024年11月22日,李新建研究组在《Cell Insight》期刊在线发表题为"The cell autonomous and non-autonomous roles of itaconate in immune response"的综述。该综述回顾了衣康酸作为免疫调节剂和效应分子的发现历程,描述了衣康酸荧光探针的研发,总结了近期关于衣康酸细胞间转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拟南芥根系局部免疫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免疫 植物 分子
2024/11/2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00916、32370757、32070769)等资助下,湖南大学于峰团队揭示了受体激酶FERONIA(FER)通过形成独特的双重分子形态,精细调控根系局部免疫(Localized Immunity, LI),从而实现拟南芥根部生长与防御的动态平衡。研究成果以“FERONIA的调控性切割和核定位控制拟南芥根部免疫(Regulated cleavage and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双原子相互作用调控新策略(图)
原子 催化 性能
2024/11/15
2024年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组群)王晓东研究员、林坚研究员团队与福州大学林森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马天翼教授等合作,在双原子催化剂原子间距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不同双原子构型与反应性能间的构效关系。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等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近代物理 离子 原子
2024/11/7
2024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新文团队联合法国索邦大学教授Alain Dubois,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发出全转录组可编程智能测序新技术(图)
智能 分子 细胞
2024/10/24
真核生物的转录组由大量蛋白编码mRNA、非编码RNA和环形RNA等多种分子组成,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如何在庞大而复杂的转录组中高效、精准地检测目标转录本,成为当前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重要挑战。传统的靶向转录组检测方法需要在测序前通过探针捕获或实验富集且操作繁琐,常常无法保留样本中的全部转录组信息,导致文库用途受限,难以用于大规模整合分析,制约了靶向转录组研究的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乐颖影研究组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脂质合成增加的新机制(图)
乐颖影 合成 细胞 分子
2024/11/9
2024年10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乐颖影团队题为“Glycerol Kinase Drives Hepatic de novo Lipogenesis and Triglyceride Synthesi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by Activating SREBP-1c Transcrip...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深海探秘:洋壳非生物成因有机质为生命起源提供新启示(图)
有机 催化 分子
2024/11/10
生命起源是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深海热液系统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潜在场所,也是探索地外生命的重要关注点,为早期地球前生命化学反应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和能量,驱动了非酶催化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矿物催化的有机聚合反应,为后续复杂生物分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生命从简单有机分子到复杂功能结构的演变,最终导致早期生命形式的出现。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等在一维排斥哈伯德模型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新进展(图)
模型 理论 分子物理
2024/11/12
2024年10月8日,精密测量院研究员管习文和博士研究生罗佳佳,以及美国莱斯大学教授浦晗合作,在一维排斥哈伯德模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给出了该模型的分数化自旋和电荷激发、自旋相干和非相干Luttinger液体、相互作用驱动的量子相变和量子制冷等重要的精确结果。该研究成果9月16日在国际物理学领域知名期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上发表。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在Molecular Cell发表环形RNA“观点(Perspective)”综述(图)
陈玲玲 结构 分子
2024/10/12
2024年10月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上发表了题为“Dynamic conformation: Marching toward circular RNA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的“观点(Perspective)”综述论文。该论文总结了环形RNA的折叠结构如何影响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