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子物理学”相关记录730条 . 查询时间(4.64 秒)
苏州纳米所吴晓东研究员等合作Nat. Commun.:具有自细化机制的可回收微米级Na2S阴极设计
吴晓东 活性材料 电子 纳米
2024/11/30
室温钠硫(RT Na-S)电池以低成本、无毒、储量丰富的钠和硫为活性材料,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1274 Wh kg-1),在储能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室温钠硫电池通常采用金属钠作为阳极,在安全性和界面稳定性方面面临很大挑战,严重限制了其商业化前景。硫化钠(Na2S)是室温钠硫电池无钠阳极体系下最有前途的初始正极材料,并且其能够避免正极体积膨胀的问题。然而,硫化钠受到电子导电性差、传递动力...
上海高研院在新一代工业物联网跨系统信息交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图)
系统信息 集成 电子
2024/11/30
下一代信息系统(6G)是未来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将突破传统移动通信范畴,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等多技术集成创新,呈现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趋势,全面引领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新一代工业物联网可将前沿新型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到工业生产及社会运行的各个环节,是6G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物联终端的爆炸式增长、非正交混叠现象的普遍出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干法电极多功能添加剂实现锂电池超高面载量电极精控制备(图)
添加剂 锂电池 离子
2024/11/23
2024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DNL2900组群)陈忠伟院士、张永光研究员、罗丹研究员团队在干法电极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创新性地将多功能锂离子交换沸石(Li-X)加入高载量干法工艺制备的锂电池正极中,有效解决了超高面载量下电极离子和电子传输迟滞、电解液浸润性差等问题,为高比能锂电池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双功能氟化碳电极添加剂降低水系电解液盐依赖(图)
电解 凝聚态物理 离子
2024/11/14
水系电池由于具备本质安全、低成本、环保的特点,有望在未来大规模储能中实现应用,但是水系电池固有的瓶颈——负极界面的析氢问题严重限制了水系电池的寿命。电解质界面中间相(SEI)可以从动力学上抑制析氢反应,而传统的阴离子还原形成SEI高度依赖于高浓度的有机含氟盐(LiTFSI),受制于电解液传质以及负极负电荷排斥,导致依赖盐阴离子构建的SEI形成效率低且消耗时间长,并会显著增加电池极化。摆脱SEI构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基于高电荷态离子实现复杂分子高精度成像(图)
离子 分子 成像
2024/12/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苑航博士、许慎跃研究员和马新文研究员等在分子库仑爆炸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高电荷态离子束流实现了对复杂分子的高精度结构成像。相关成果于11月7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中国科大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的桌面式搜寻(图)
量子 精密测量 探测 粒子
2024/1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等在轴子暗物质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轴子窗口”(10 ueV-1 meV)内成功开展了轴子暗物质的直接搜寻实验,将国际上的探测界限提升了至少50倍。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于2024年11月4日以“New Constraints on Axion-Mediated Spin Interactions Using...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在飞秒激光制备无涂层持久超疏水表面研究中获进展(图)
激光 有机 离子
2024/11/14
金属表面超疏水在自清洁、防腐、减阻和防冰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当前,金属表面超疏水性能的实现依赖于传统的二元协同设计思想,即在材料表面制作微/纳米结构,进而采用低表面能有机物进行修饰。这种依靠粘附涂层的设计在实际腐蚀性环境如海水中易遭受侵蚀性离子的渗透,导致涂层分解、疏松和剥落等风险,从而引发超疏水化学耐久性下降。特别是,化学反应诱导的材料表面能变化对液体滚动角产生影响,使得超疏水表面性能难以...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在富电子杂原子金属卡宾偶联反应方面取得进展(图)
电子 原子 金属 反应
2024/11/9
金属卡宾是一类重要的活性中间体,可以高效地实现对C–H/C–X的插入反应,以及与不饱和烯烃、炔烃以及多烯烃等发生环化/串联环化反应等。目前这类反应主要集中于使用缺电子取代的以及电中性取代的重氮或者醛酮衍生的腙为金属卡宾前体,对于富电子杂原子取代的金属卡宾,由于缺乏稳定的卡宾前体,以及通过催化的方式实现反应较为困难,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2024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研究团队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通过结合重离子辐射、适应性实验室进化(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ALE)和基因编辑等相关技术,实践了团队之前提出的关于提升重子辐射诱变育种效率和质量的研究策略。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压高温制备高质量六方氮化硼单晶(图)
高压高温 原子 量子材料
2024/11/4
高质量六方氮化硼(hBN)单晶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原子级平坦表面、宽带隙(~ 5.9 eV)、高绝缘、高面内热导率以及化学惰性等,被作为衬底和封装材料广泛应用于二维量子材料体系的构筑,是原子和物理领域研究新奇物理效应和研制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此外,hBN在中子探测器、高效率紫外光源、超低损耗等离激元载体、高效单光子光源、滑移铁电材料和忆阻器等多个领域也展现出广泛应用的潜力。目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常温前端成功出束(图)
离子 加速器 装置
2024/12/2
2024年10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常温前端成功调试出束,能量和流强达到设计指标,标志着HIAF项目从加速器装置装配阶段逐步迈入系统级联调阶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离子 原子 分子结构
2024/12/2
2024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原子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室科研人员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于10月22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中国科大实现DNA逻辑运算驱动的纳米超晶体(图)
纳米 晶体 粒子
2024/1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邓兆祥教授、姚东宝特任副研究员研究团队利用可编程DNA链替换反应精准调控纳米粒子催组装过程,构建了一系列无信号泄漏的DNA逻辑运算器件。相关成果以“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Computing by Colloidal Crystal Engineering with DNA”为题,2024年10月25日在...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发展出n-i-p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图)
钙钛矿 太阳电池 电子
2024/10/16
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具有开发面向效率大于30%光伏组件的潜力,是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硅太阳能电池采用晶体硅电池技术。这一技术兼具高效率、成本效益和大规模生产等优势。目前,如何研发基于TOPCon底电池的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是光伏产业的重要问题。
中国科大在《化学会评论》发表多形体纳米晶评述论(图)
纳米 金属 电子
2024/12/5
2024年10月15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课题组的评述论文“Polytypic metal chalcogenide nanocrystals”(Chem. Soc. Rev.,2024, 53, 9832-9873),评述了金属硫属同质异相(多形体)纳米晶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