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演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体演化学相关记录41条 . 查询时间(2.517 秒)
2024年10月10日,《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等国内外单位联合完成的科研成果。该研究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欧洲航天局盖亚(Gaia)卫星的数据,揭示了古银盘的空间结构演化,发现了现存最古老的银盘结构成分起源于距今约135亿年前。这一发现对探索星系和宇宙的早期起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50105)资助下,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林彦蒿研究员和毛河光院士及其国际合作者,通过高温高压实验首次成功地将‘富氧易熔’原创理论应用到了地球深部,并为探讨早期地球演化条件及状态等前沿的地学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验约束。本研究成果以“由氧逸度控制的地球岩浆洋底部熔融(Melting at the base of a terrestrial magma ocean...
月壳存在的大规模磁化现象指示月球曾存在月球发电机磁场。而现今月球已不存在全球性磁场,表明月球的发电机作用已停止。月球磁场发电机的演化与月核的生长和输运性质如电导率、热导率相关。因此,基于月核热导率构建月核的热演化和发电机模型,对于探讨月球热化学、内部动力学、月球磁场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文忠特任教授与国际学者合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类地行星在增生演化过程中氮同位素的分馏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揭示了早期星胚熔融挥发和晚期富挥发份物质的增生两个关键阶段共同决定了硅酸盐地球中氮元素的丰度,为理解地球挥发份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认识,相关成果以“Early planetesimal differentiation and late accr...
自1982年首次报道了富锂巨星以来,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光谱巡天提供的丰富的富锂巨星样本,我们能对其形成和演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目前,在巨星中,约有百分之一是富锂的,它们的锂丰度超过了1.5 dex,这是标准恒星演化理论无法预测的。一直以来,红巨星出现反常锂增丰行为的物理原因并不清楚,目前也没有很好的物理过程可以解释这种反常行为。
2024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脉冲星研究团组硕士研究生张振在导师闫文明研究员指导下,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五颗超新星遗迹进行搜寻,成功发现一颗新脉冲星可能与超新星遗迹G29.6+0.1成协。相关成果已正式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CPL 2024, 41 (2): 029701),并被评选为“编辑推荐”。
2024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团队发挥天马望远镜“一镜双频”的观测优势,通过分析天马望远镜在2019年1月开始对磁星XTE J1810-197开展的跨度900余天的2.25/8.60 GHz双频同时观测数据,发现该星在本次爆发以来的中间脉冲辐射(通常认为是来自另一个磁极的辐射);精确刻画出其平均脉冲轮廓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系统分类;明确指出其在2020年6月15日从正常...
借助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盖亚(Gaia)等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南京大学主导的一项研究测定了热木星的年龄分布,并给出了热木星长期潮汐演化的大样本观测证据,为定量揭示恒星潮汐耗散因子和热木星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关键线索。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纳耀斑被认为是颇有希望阐释日冕加热问题的机制。然而,目前少有能够观测到日冕环中存在产生纳耀斑所需的编织状结构,并缺乏明确的观测证据证明日冕中的小尺度能量释放与纳耀斑模型预言的编织状磁场结构存在关联性。      
2023年10月10日,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详细分析了一颗来自嫦娥五号月壤的富KREEP、月海-高地混合型表壤角砾岩,并对角砾岩中外来溅射物的来源进行了限定,为理解嫦娥五号着陆区的物质来源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2023年9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即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成功发布仙女座星系图片,标志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设备运行测试,望远镜设备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已经可以开展天文观测研究。墨子巡天望远镜启用活动在青海省海西州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举行,中国科学院、青海省海西州有关领导和国内天文领域的院士、专家等出席、参加了本次首光活动。
现代火星是否存在液态水,对于星际移民、近代火星气候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液态水是塑造火星宜居环境乃至存在生命的前提。以往研究已证明早期火星曾存在大量液态水,而后伴随火星早期大气逸散,气候环境发生重大转变,极低的气压和水汽含量导致今天火星上液态水难以稳定存在而只能以固态或气态的形式存在。然而,“凤凰号”机械臂上观测到的液滴证明当前火星高纬度地区夏季可以出现含盐液态水,数值模拟也显示适合液态水存在的气...
2023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等对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洋中脊区域下方的地幔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阔叶林是指由被子植物阔叶树种组成的森林,与松柏类树种组成的针叶林,以及荒漠、沼泽等植被型组相区别。阔叶林可分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其中,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植被型,外貌为四季常绿,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树种等是其优势种和特征种。新生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升、东亚季风的形成和加强,我国亚热带地区的森林植被也发...
嫦娥五号月壤中外来岩屑能为认识月表物质翻耕迁移过程、月壳岩石组成多样性、月壳地质演化等提供制约信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嫦娥五号月壤样品,获得了月球2.0 Ga年轻玄武岩地质单元上的外来火成岩碎屑组成,发现了月壳特殊岩石碎屑,指示月球上仍存在未被认识的地质单元。该研究工作近期发表于Nature Astronomy(《自然-天文》)行星科学期刊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