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相关记录30465条 . 查询时间(2.797 秒)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种子萌发调控新机制(图)
分子植物 种子 酶
2024/10/24
202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春钊研究组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FERONIA controls ABA-mediated seed germination via the regulation of CARK1 kinase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借助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手段,揭示了类受体激酶FERONIA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稳等-FR: 生态保护措施减缓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退化的态势(图)
生态 评估
2024/10/25
为遏制草地生态整体恶化的势头,本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多个措施。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地面积位居全国之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2024年来各级政府在内蒙古累计投入资金超500亿元,全区超4亿亩草地得以实行围封禁牧、超6亿亩草地实现草畜平衡管理。然而,这些生态保护措施在区域尺度上对内蒙古退化草地恢复的影响仍缺乏定量评估。对此,北京师范...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转座子改良水稻性状(图)
基因 编辑 育种
2024/10/24
转座子(TEs)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DNA重复序列,约占水稻基因组的35%。转座子是植物产生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基因表达及表型变异。水稻的泛转座子变异图谱研究表明,转座子在水稻驯化和育种性状改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者在草莓体细胞变异特征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细胞 作物种质 营养 繁殖
2024/10/20
2024年10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康春颖教授课题组在Genome Research期刊发表题为“Global characteriz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and DNA methylation changes during vegetative propagation in strawberries”的研究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园林学院科研团队在梅花花青素积累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合成 园林 蛋白酶
2024/10/20
2024年10月18日,北京林业大学张启翔教授团队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一区Top,IF=7.7)发表题为“Genome-wide analysis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enes in four Prunus species and the function of Pm...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发现外来植物入侵多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图)
植物 生态系统 土壤
2024/10/19
全球生态系统正遭受多种外来植物的共同入侵。入侵熔毁假说认为,入侵物种之间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入侵种群的建立,而物种相互作用中的竞争或促进关系可能随环境条件而变化。斜坡梯度假说预测,在资源匮乏环境中植物间表现出互利或促进作用,而资源充足环境则以竞争为主。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之间的竞争或促进作用,有助于揭示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环境梯度,却对多重环境梯度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环森保所揭示控制松材线虫病媒介 昆虫云杉花墨天牛的两个潜在防控靶基因(图)
昆虫 基因 分析
2024/10/19
松材线虫在全球范围内对松树资源构成严重威胁,以松墨天牛为主的媒介昆虫在其快速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云杉花墨天牛是松材线虫在我国东北地区传播媒介新记录种,目前针对云杉花墨天牛的研究和防治方法较少,急需新的防控策略。RNA干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具有巨大潜力,靶基因的选择至关重要。
华中农业大学金沙江上游远期放流鱼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推进会在武汉召开
繁育 生态 水产 信息
2024/10/22
2024年10月14日,由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立项、华中农业大学承担的《金沙江上游远期放流鱼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推进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水产学院党委书记秦长平,华电金上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邢伟,叶巴滩分公司总经理唐茂刚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水产学院副院长高泽霞教授主持。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水保学院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土壤入渗领域取得进展(图)
土壤 过程 环境
2024/10/20
2024年10月16日,水保学院毕华兴教授研究团队在土壤科学领域TOP期刊《Catena》 (中国科学院1区,IF=5.9)发表题为“Vegetation restoration is aff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infiltr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的研究论文。
2024年10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解析了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雄穗弱化与耐热性间的博弈选择规律,明确了应对高温的雄穗小穗数的关键阈值,为玉米耐高温育种及全球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宜植品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IF=29.6)上。
2024年19月14日,亚林所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团队在遥感领域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环境遥感,一区TOP期刊,IF=11.1)发表了题为“Multitemporal UAV study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slash pine canopies(基于多时相无人机的湿地松树冠酚类化合物研究)”的研究论文。团队通过无人机多光...
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然而稻米中有毒元素砷含量往往较高,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硒)含量较低,全球超过20亿人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隐性饥饿。因此,提高稻米中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并降低砷积累,对于改善人类营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梭鲈幼鱼对饲料碳水化合物需求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饲料 养殖 基因
2024/10/15
淡水鱼类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创新团队开展的“梭鲈幼鱼对碳水化合物需求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arbohydrat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hepatic and intestinal health,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juvenile pikeperch (Sande...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滕年军教授团队在百合耐热性研究中取得系列新进展(图)
滕年军 气候 栽培 代谢
2024/10/15
百合(Lilium spp.)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球根植物,具有“三好百合”和“球根花卉之王”之美誉。其花朵硕大优美、气味芬芳,同时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百合喜冷凉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通常环境温度高于30℃会造成百合植株矮小、花蕾发育不良,进而降低百合品质。因此,解析百合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热百合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