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相关记录405条 . 查询时间(3.443 秒)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揭示免疫球蛋白驱动炎性衰老机制(图)
动物 免疫 蛋白 器官
2024/11/7
生物体的精密组织结构的形成,依赖于数十亿细胞在器官、系统乃至整个生物体中的协同作用。这些细胞共同维系着生命活动。而衰老是复杂、异质、异步和非线性的过程,通常伴随着细胞功能的下降和紊乱度的增加即熵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导致组织内细胞结构和特性发生不均衡变化,扰乱细胞内部的分子调控网络,并影响细胞在器官内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当前,科学家对衰老如何在空间层面引发组织和细胞退变的认知有限,而在复杂时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妥团队合作开发器官和细胞双重特异性mRNA靶向递送技术(图)
魏妥 器官 细胞
2024/10/19
mRNA疗法因其研发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起效快等多种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疫苗研发、蛋白替代疗法和基因编辑等领域。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LNP)是目前递送mRNA的最佳载体之一。然而,LNP的靶向递送能力尚存在限制,其在肝脏和肌肉递送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对肝外器官的靶向递送仍面临挑战。此前,我们开发了一种通用的器官选择性递送策略,简称Selective ...
华中农业大学校学者在草莓花器官形成方面取得进展(图)
器官 作物种质 植物
2024/10/2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康春颖教授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AP2 transcription factor BARE RECEPTACLE regulates floral organogenesis via auxin pathways in woodland strawberry”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森林草莓AP2...
医用纳米材料理论研究获进展(图)
医用纳米材料 中国科学院 生物
2024/9/11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兴发团队在医用纳米材料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mputer-aided nanodrug discovery: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和Optimizing the standardized assays for determin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kine...
新研究有望治疗早期滑膜炎
早期滑膜炎 医用材料 巨噬细胞
2024/9/11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王华楠教授团队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再出新成果,证明微调细胞体积诱导M1促炎巨噬细胞向抗炎M2表型极化的可行性,并且这种免疫调节作用由JAK/STAT信号通路介导,同时还提出了这种PEG诱导的体积调控方法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学报》上。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人员发现花器官发育稳定性维持的新机制(图)
器官发育 诊断 基因
2024/9/19
生物表型的呈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面对环境变化的挑战,发育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种的稳健性,而发育可塑性则与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有关。花器官和果实性状与营养器官相比,尤其具有表型稳定性和抗环境影响的能力,因此成为植物分类学的诊断性特征。然而对于生殖器官发育稳定性维持的机制尚不清楚。
导电性3D打印植入物促进受损脊髓修复(图)
3D打印 脊髓 神经细胞
2024/9/2
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传递电信号的新型3D打印植入物,旨在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修复。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今日材料》杂志上。
这一水凝胶为关节炎疾病的药物干预提供新思路
关节炎 水凝胶 生物材料
2024/8/19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教授付维力团队联合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谢超鸣团队在《生物材料》发表论文,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可注射生物黏附的明胶水凝胶,作为负载益母草碱的叶酸修饰聚多巴胺纳米药物载体,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炎和软骨保护,为关节炎疾病的药物干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2024年7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组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林昶东课题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Ca2+ transients on the T cell surface trigger rapid integrin activation in a tim...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器官生物打印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图)
器官生物 打印 医学
2024/6/23
202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寅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上发表了特邀综述文章“Progress in Organ Bioprinting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文章详细探讨了器官生物打印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考。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揭示蛙类变态发育中呼吸器官转变的细胞分子机制(图)
发育 呼吸器官 细胞 分子机制
2024/6/24
两栖动物作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的过渡类群,其个体生活史包含了水生和陆生两个生活阶段。在从水栖幼体变态发育至陆栖成体的过程中,两栖动物的诸多器官系统都发生了重构。例如,运动器官由尾转变为四肢以适应陆地的运动方式,呼吸器官由鳃转变为肺以适应陆地空气呼吸方式,消化系统发生重构以适应食性的转变,神经系统发生重构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陆生环境。其中,由鳃到肺的转变过程重演了脊椎动物呼吸器官演化的关键步骤。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遗传发育所李传友团队发现再生因子调控植物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图)
遗传发育 李传友 植物 器官
2024/11/17
在自然界,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带来的机械胁迫常造成生命体器官和组织的部分甚至完全缺失。应对损伤,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均具备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能力。与动物相比,固着生长的植物更容易遭受机械损伤。然而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物不可比拟的应对损伤的能力。第一,面对无时不在、不可预期的机械损伤,植物能够快速激活防御反应以避免病虫侵害和伤口感染。第二,面对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植物能...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复杂而重要的协调控制系统,它利用激素作为传递信息的“信使”,在机体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肾上腺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器官,虽体积小,却扮演着远程调控和紧急响应部署的重要角色,在调节压力、维持血压、控制心率以及调控代谢、免疫和生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上腺的功能逐渐衰退,激素分泌发生紊乱,这些变化可引起应激反应受损、免疫功能下降、全身性炎症增加,并影响...
2024年3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re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capsulated proliferating human hepatocyte organoids in treating liver failure”。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