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英国史”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2.031 秒)
应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邀请,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于文杰教授于2022年4月20日晚通过“交往互鉴与民心相通:英国文明史漫谈”栏目发表学术演讲,演讲的主题是:以思想文化为主线构建中国英国史话语体系。海内外学者1960余人聆听了演讲。演讲由张长征先生主持。
2021年12月初,西南大学全球知识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邓云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转型时期英国政治话语的生成和实践研究(1485—1640)”(批准号:15BSS033)顺利结项,结项等级为“优秀”,结项证书号:20213721。国家社科基金结项优秀率一贯不高,该批优秀率为8.35%。
牛津大学与英国的教会-国家建制紧密相连,其博雅教育体系长期以培养教俗精英为旨归。在19世纪英国社会、政治和宗教变动的多重冲击下,该体系出现危机,引发了各方论争。为此,牛津大学实施了将现代历史等新兴科目引入课程体系等改革措施,对博雅教育的内容和载体进行扩容,以适应学生群体需求的变化。这为历史学科的创设开拓了制度空间。基于此,牛津史学教授结合本土经验和德国史学方法,初步构建了现代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
任有权:市场化与英国土地租期的转变
市场化 定期租佃 论年租佃 租佃关系
2021/9/18
在19世纪,市场化浪潮推动着英国土地租佃期限由长期向短期转变,主要表现是定期租佃被论年租佃所取代。论年租佃对佃农投资的保障,从道理上说,不如定期租佃。然而,论年租佃不仅契合当时的经济现实,同时也满足了地主和佃农各自的利益诉求。尽管论年租佃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在现实中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论年租佃没有破坏传统的租佃关系,也没有遏制佃农投资的增长。
张乃和: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
经济社会变革 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形成 文艺复兴
2021/9/18
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经历了个人庇护、自主组织、蓝图设计、早期实践和全面建设等不同阶段,最终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其突出特征是自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在这一机制形成过程中,英国现代知识生产者实现了专业化、职业化和实践转向,国家的资助和引导作用日益增强。
王超华: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农民的仲夏节娱乐
中世纪晚期 英格兰 仲夏节庆 社会生活
2021/9/28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在多达百天的节假日里,人们可以不劳动,去参与宗教活动,并尽情享受休闲娱乐。以仲夏节为例,人们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宴饮、游行,甚至对上层社会进行模仿和嘲讽。从仲夏节庆活动中可以发现“快乐的英格兰”的若干表象,将中世纪视为 “黑暗时代”的传统看法是以偏概全。
谷延方:1297年危机: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初次较量和妥协
爱德华一世 1297年危机 加斯科尼 议会
2021/9/28
1297年危机是英国中世纪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一。这场危机由欧洲大陆加斯科尼领地之争引发,与不列颠岛内威尔士叛乱、苏格兰民族抗英斗争等纠缠在一起,一度严重冲击金雀花王朝在英国统治的合法权威。在议会及教会、民众阶层的压力下,爱德华一世被迫调整其政治理念,三次确认大宪章和林区宪章,承认和扩充臣民代表的合法权利、权益,王权以“紧急需要”和“公共福祉”之名肆意征税被限制,“众意”或“公议许可”内涵进一...
李新宽:近代早期英国的土地银行
土地银行 近代早期 英国
2021/9/18
17世纪90年代,英国曾经兴起创建土地银行的热潮,先后有3套创建方案得以实施,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制度设计缺陷、货币短缺状况恶化、少数辉格党大臣暗中阻挠等是导致金融革命时代土地银行创建失败的原因。辉格派史家一直以来将土地银行的设想塑造为托利党用来对付辉格党英格兰银行的阴谋,这种将土地银行创建和失败归结为党派政治原因的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成立土地银行是为了解决货币短缺,扩大货币流通量的问题,用抵押土...
“一战”爆发前,规模庞大的鸽子种群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一战”爆发后,英国迅速进入战时体制。在不断修订和细化的《国土保卫法》中,保障通信安全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战事进行,信鸽从最初被严格管控、动辄射杀,逐渐拥有了被管控与受保护的双重待遇。这一变化,受到战时状态下信鸽角色转换与形象变迁的共同推动——信鸽的军事价值使保护信鸽成为人们保护情报,进而保障通信安全的必然选择,而人们在战争...
张炜 崔璨:主权争议与英国维护海外战略据点的策略
主权争议 民族自决权 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 直布罗陀
2021/9/18
在二战后英帝国渐趋解体的过程中,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和直布罗陀在分别面对阿根廷和西班牙要求主权的压力下,依然作为英国重要的海外战略据点,受到有效地控制和维护。这主要得益于英国运用多种策略,特别是以“民族自决权”为主轴,利用当地居民的诉求以模糊主权争议焦点。在此基础上,英国借法律法规空白或模糊之处以扩大领土领海;借改变属地名称、居民身份地位以淡化殖民色彩;借加大经济扶持开发力度以增强经济价值;在...
土地是近代早期英国家产分配与继承的主要载体。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占有并控制一定规模的土地日益成为地产主获取政治权力、经济收益与社会声誉的基础。创设永业是地产主阶层对家内地产进行未雨绸缪的安排,体现了其对家产未来走向的长久控制,以实现保持家产完整、维系家族利益、兼顾家庭成员生计和情感的个体化需求等目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地产主阶层在家产授予中融合了不可阻断的限嗣继承、用益、信托等技术手段来创设永业。...
建构、突破与“回归”:晚期中世纪英国政治史书写范式的流变
晚期中世纪 英国政治史 书写范式 流变
2021/8/30
在英美史学界有关英国政治史的书写中,“晚期中世纪”(late medieval或late middle ages,亦有学者译作“中古后期”)被西方学界常用于界定中世纪的“衰落”和文艺复兴“兴起”之际的历史时段,即13—15世纪。西方史学界尤其是英国史学家对“晚期中世纪”这一语境的运用经历了数次变迁:从最初的“黑暗”“血腥”“动荡无序”,到寻找与近现代历史的“延续性”,再到清算辉格史学的遗产,随后又...
全球史视野中的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
全球史 英国 经济社会史
2021/9/7
“经济社会史”(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1890年出版的两卷本《新英格兰经济社会史(1620—1789)》,由美国制造商兼历史学家威廉·巴布科克·威登(William Babcock Weeden,1834-1912)撰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以“经济社会史”冠名的首部学术著作。当时学术界对这部著作评价甚高,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一...
2019年12月10日,由钱乘旦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撰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英帝国史》在京首发。这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英帝国史。全书按照英帝国的启动、形成、发展、转型、巅峰、危机、衰落、终结分为八卷,对英帝国史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书中不仅指出殖民主义侵略与压榨的本质,对其进行道德的批判,更着力探究英帝国为什么产生、怎样产生、如何发展、如何运作、怎样进行统治、何以崩溃等问题。该书认为英帝国...
八卷本《英帝国史》出版发布
英帝国史 发布
2019/12/23
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英帝国史》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