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真菌学”相关记录423条 . 查询时间(1.672 秒)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晓团队发表关于真菌抗病毒防御系统的评述文章(图)
刘晓 真菌 病毒 系统
2025/4/19
2025年4月15日,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晓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发表题为“Emerging antiviral defense systems in fungi”的论文, 评述了真菌抗病毒防御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剖析了丝状真菌主要抗病毒防御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内在关联。

异养植物是植物中的“异类”,通过摄取其他生物体的营养为生。特殊的营养方式和种间互作关系使异养植物备受进化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领域关注。依据寄主的不同,异养植物可进一步分为寄生植物和真菌异养植物。已有研究表明,异养性的出现引起质体基因组相似的演化趋势,包括基因组收缩和基因丢失,但对于同样起源于内共生体的线粒体,其基因组水平的变化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高黎贡山位于滇西中缅边境,是中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作为生态系统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大型真菌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因真菌家底不清,严重阻碍了该区生物多样性的全面有效保护。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红树林真菌来源骨架新颖的杂源甾体和苯并呋喃类抗生素获新进展(图)
真菌 生态系统 发酵
2025/4/13
2025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研究员刘永宏团队在红树林真菌来源次级代谢产物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Organic Letter(有机化学通讯)和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有机化学前沿,封面文章)。两篇论文分别报道了来源于一株红树林包围漆斑菌中的杂源甾体新骨架和苯并呋喃类抗生素。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所科研团队揭示真菌甾醇合成调控新机制(图)
真菌 合成 细胞
2025/4/7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核心组分,在真菌生长、发育、胁迫适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控甾醇的合成是真菌维持体内甾醇稳态的重要方式。当甾醇合成受抑制后,真菌会改变系列甾醇合成基因的表达,减轻抑制所带来的细胞损伤,这是真菌耐受低氧、唑类抗真菌药物等胁迫的基础。以往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甾醇合成步骤受抑制,酿酒酵母等真菌都是通过终产物麦角甾醇的反馈调控来全局性控制甾醇合成。但李少杰团队的前期研究表明在一些真菌...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刘晓团队揭示生物钟调控病原真菌致病机制(图)
刘晓 真菌 代谢 分子
2025/4/19
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晓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Circadian clock is critical for fungal pathogenesis by regulating zinc starvation response and secondary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的内源性生物钟,并揭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李少杰团队揭示真菌甾醇合成调控新机制(图)
李少杰 真菌 合成 发育
2025/4/19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核心组分,在真菌生长、发育、胁迫适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控甾醇的合成是真菌维持体内甾醇稳态的重要方式。当甾醇合成受抑制后,真菌会改变系列甾醇合成基因的表达,减轻抑制所带来的细胞损伤,这是真菌耐受低氧、唑类抗真菌药物等胁迫的基础。以往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甾醇合成步骤受抑制,酿酒酵母等真菌都是通过终产物麦角甾醇的反馈调控来全局性控制甾醇合成。但李少杰团队的前期研究表明在一些真菌...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2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武夷山 国家公园 真菌 新物种
2025/2/2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少杰团队发现解旋酶MSP-8介导的真菌多重耐药新机制(图)
李少杰 解旋酶 真菌 耐药
2025/2/28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李少杰团队发现解旋酶MSP-8介导的真菌多重耐药新机制(图)
李少杰 酶 真菌 基因
2025/3/2
面对多种抗真菌药物压力,真菌如何进化形成多重耐药特性?2025年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少杰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题为Suppressed Protein Translation Caused by MSP-8 Deficiency Determines Fungal Multidrug Resistance with Fitness Cost。该研究阐明了...

2025年1月16日,PNAS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题为“Fungal evasion of Drosophila immunity involves blocking the cathepsin-mediated cleavage maturation of the danger-sensing proteas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昆虫病原真菌分泌毒力因...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图)
秦岭 真菌 生物科学
2025/1/14
近日,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秦岭山区发现并确定了1个药用大型真菌新物种——秦岭隐孔菌,系全球范围内新发现的该属第三个物种。本次发现由团队教授解修超、王勇、宋玉经过将近两年的探寻,先后获得4份标本,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最终确认其为新物种,并正式命名为秦岭隐孔菌。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Phytotaxa上。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完成西隆山蕨类植物多样性跨境调查(图)
植物 真菌 生态系统
2024/12/26
横跨中越边境的西隆山为滇南第一峰,越南第二高峰(Phu Si Lung),其位于哀牢山系与越南黄连山系之间,被李仙江及其支流环绕。从海拔约300米的沟谷雨林直至3000余米的山顶竹林和苔藓矮林,西隆山孕育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武素功研究员和云南大学朱维明教授曾在西隆山中国一侧开展过蕨类植物采集工作。2020年出版的《金平分水岭大型真菌、苔藓和蕨类植物多样性》...

2024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肖晖研究组与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高成江团队合作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The protein segregase VCP/p97 promotes host antifungal defense via regulation of SYK activation"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VCP参与抗真菌信号通路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