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细胞免疫学”相关记录454条 . 查询时间(1.984 秒)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制造高抗菌活性人工白细胞(图)
活性 细胞 免疫
2025/4/13
2025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潘光锦研究员团队在《细胞再生》(Cell Regeneration)期刊发表了题为“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derived Neutrophils display strong anti-microbial potencie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化学成分明确的利用干细胞体外制备中性粒细...

中国科学院新研究实现结构多样化复杂鞘糖脂高效制备(图)
结构 肿瘤 免疫
2025/2/22
鞘糖脂是两亲性的复杂生物分子,其结构特征为亲水性糖链通过糖苷键与疏水性脂质共价连接。该类分子广泛分布于细胞和组织中,参与细胞识别、免疫逃逸、病原体感染与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但是,糖鞘脂具有异质性和结构复杂性的特点,难以直接在天然的样品中分离获取结构明确且数量充足的糖脂。尽管化学法、酶法能够实现特定种类鞘糖脂合成,但糖链与脂质的低偶联效率限制了化学合成法的应用,同时糖脂底物的低水溶性阻碍了酶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亮亮团队合作发现鼠李糖乳杆菌缓解肠炎的新机制(图)
王亮亮 细胞 免疫
2025/3/2
2025年2月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亮亮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induces STING-dependent IL-10 in intestinal monocytes and alleviates inflammatory col...

科学家新发现:肺泡细胞因子或为肺纤维化治疗关键(图)
肺泡 细胞因子 肺纤维化
2025/4/23
近日,功能乳品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以“由肺泡 2 型细胞产生的 PAI-1 驱动了与衰老相关的肺纤维化”为题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4年11月刊发表。全蕊、石晨宏、孙亚楠为共同第一作者,金德奎、李依璇为通讯作者。研究发现,由肺泡 2 型(AT2)细胞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1(PAI-1)在与衰老相关的肺纤维化中起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过敏性哮喘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代谢 细胞 免疫
2025/1/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25002、82394411、82170113)等资助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免疫与血液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张惠媛教授、胡洪波研究员团队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刘新东教授合作,在过敏性哮喘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缺氧诱导因子2a(HIF2α)通过调节磷脂代谢促进干性Th2细胞的致病性极化(Hypoxia-inducible factor 2α promote...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营养与健康所组织干细胞与免疫研究组揭示乳腺癌转移前微环境调控的新机制(图)
营养 健康 细胞 免疫
2025/1/11
2024年12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组织干细胞与免疫研究团队题为“Macrophages promote pre-metastatic niche formation of breast cancer through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ctiv...

上海药物所揭示前列腺素D2受体DP2的分子机制(图)
分子机制 活性 免疫 细胞
2024/12/23
2024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lipid and ligand regulation of prostaglandin receptor DP2”的在线文章。在该研究中,团队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解析了三种DP2-Gi复合物的结构,揭示了PGD2与吲哚美辛在DP2上的不同结合模式,为理解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免疫球蛋白驱动衰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免疫 蛋白 细胞
2024/12/2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25011、82488301、81921006)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顾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员合作,在免疫球蛋白驱动衰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空间转录组景观揭示免疫球蛋白相关细胞衰老是衰老的关键特征(Spatial Transcriptomic Lands...

奥密克戎BA.2.2 亚系感染后疫苗保护的免疫学机制(图)
奥密克戎 疫苗 免疫学
2025/1/3
SARS-CoV-2变体中的奥密克戎系列毒株曾推动新冠病毒病大流行。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谭云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上海2022年春季新冠疫情中,事先疫苗接种对奥密克戎 BA.2.2 亚系的宿主保护作用》(Host protection against Omicron BA.2.2 sublineages by pr...

长期饮酒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导致酒精性肝病(ALD)的恶化。益生菌-后生元干预策略可通过维持肠道稳态有效缓解ALD。受个体差异影响,目前可用的活菌制剂在患者体内的疗效很难保证。与益生菌相比,灭活菌或其成分(称为后生元)在稳定性、安全性和疗效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2024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Postbiotics...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衰老导致T细胞抗肿瘤免疫失能机制(图)
细胞 肿瘤 免疫
2024/11/28
伴随着衰老过程,人类患癌症风险上升。普遍认为,个体衰老进程导致DNA损伤和原癌基因激活,进而诱导细胞发生癌前病变。有研究提出,免疫衰老是衰老个体共有的生理现象。免疫衰老是伴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免疫系统的退行性改变,是导致个体“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包括肿瘤等疾病的关键原因。其中,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尤其是CD8+ T细胞作为抗肿瘤免疫的一线细胞,在识别抗原后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