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3.267 秒)
根结线虫是危害几乎所有重要经济作物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杀线虫剂和土壤熏蒸剂常用来控制根结线虫病害,但它们通常对人体和非靶标生物有不利影响。生物胁迫可诱导植物根系微生物的重组,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御能力。尽管根系土著微生物的重要性可能因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有益微生物对植物的协助作用可能普遍存在。理论上讲,根系土著微生物也能够协助植物抵御根结线虫危害。然而,根系土著微生物在植物-根结...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Ecology and Evolution (IF=2.3,中科院二区)在线发表题为“Invasive-plant traits, native-plant traits, and their divergences as invasion factors”的研究论文。
2024年6月20日,由西双版纳州人民检察院、勐海县人民检察院、勐海县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共同创建的勐海县兰科植物司法保护基地揭牌仪式在勐海县国有林场管护站举行。园林园艺中心主任吴福川率队参加揭牌仪式暨座谈。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等单位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举行“植物疫苗促进小麦抗病增产、提质增效绿色技术”田间示范观摩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柏连阳、张献龙等组成专家组,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评价。专家组认为,由真菌病毒介导的植物疫苗概念原创性强,技术绿色有效,产品应用在小麦生产上田间抗病、增产效果显著,该成果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24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王文广工程师、郗厚诚工程师、姜立举工程师、陶志文与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张金国高级工程师、杨啟祥高级工程师和韦祖瑞在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马家岗保护站原生境联合开展了古林箐秋海棠的野外回归工作,建立了古林箐秋海棠回归基地。本次野外回归的古林箐秋海棠共计240株,包括4个野外居群。今后将分批次继续开展古林箐秋海棠的野外回归工作,...
我国兰科植物里有众多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2023年12月与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进行学术交流时了解到,在该自然保护区内有很多区域有自然分布的兰科植物,同时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白旗兜兰的自然分布地也离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很近,保护区内部分区域的生境跟白旗兜兰自然分布生境很相似,同时保护区内还分布有较多石斛属植物。为了探究该区域是否适合白旗兜兰等兰科物种的生长,版纳植物园与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3年度,版纳植物园植物引种规模和数量突破20年来历史最高记录,这是暨“万种园项目”之后,又一新的峰值。据植物引种档案统计,2023年度共引种和建立植物档案4278种号,隶属206个科,890属。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解析了土壤熏蒸剂棉隆的有效降解产物异硫氰酸甲酯对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机理,为土壤熏蒸剂抑制致病真菌的毒性机制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鹿鸣影业承制的4集精品纪录片《大秦岭》于2023年12月3日至12月6日每晚20:10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该纪录片第二集对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陕西羽叶报春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进行了集中报道和宣传。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称“版纳植物园”)地处热带北缘,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并建有天南星园,是我国最早开展天南星科植物收集保育的植物园之一。为提升天南星科植物的保育能力,2023年以来在天南星科植物引种、关键技术繁育及展示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结合野外调查及植物园间交换,全年引种国内外天南星科植物26属220种,其中新增23属212种。引种收集的类群主要有芋属和魔芋属等。收集到了我国特...
2021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2年颁布的《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2版)》将其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级别为一级。依据《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021-2030年)》目前初步掌握资源数据,估计格力兜兰野外分布点为4-5个,野外植株数量少于300株,急待拯救。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完成的神农架国家公园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迎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审议了相关材料,经野外样地复核和充分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8月18日,园林园艺中心举办2023年第6期园林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到环境教育中心保护教育组组长贺赫做了关于“濒危植物保护教育探索”的报告。来自园林园艺中心、环境教育中心近30余人参加。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对茴香砂仁的迁地保护工作历来极为重视,1984年至2017年期间野外引种多达10余次,在南药园、姜园和民族植物园种植分别来自于野外的不同居群。由于可能存在缺乏传粉昆虫、自然结果率低、分株繁殖缓慢等原因,现保存数量不足50株。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主任吴福川带队一行4人前往文山州马关县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富宁藤的回归,回归数量40株,建立回归点。 2022年,版纳植物园工作人员黄天萍、张淑红与古林箐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展开野外植物调查时发现了富宁藤的分布,今年3月获得成熟的种子,随即展开抢救性的繁育工作,由版纳植物园苗木扩繁工作人员分两批次进行播种扩繁,萌发率达99%以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