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水文学 >>> 水文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文地理学相关记录189条 . 查询时间(4.58 秒)
气候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导致区域文明兴衰的力量之一。深化对气候变化与文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为人类应对全球变化挑战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水文气候波动在中国历史变迁中至关重要,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灭亡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先前的研究多聚焦于明末著名的“崇祯大旱”,认为其是明朝衰亡的重要因素,而对明末其他极端干旱事件及其对王朝衰落的影响却鲜有讨论。此外,以往的研...
水文连通性作为陆地与水域间水力联系的重要桥梁,指水及水介导的物质能量间的移动和交换的能力,是2024年来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水文连通性主导了水资源在裸土和植被斑块之间的分布,这对于建立和维持干旱区生态系统稳定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关于干旱区水文连通性的评估方法和研究框架仍未达成一致,这给生态水文相关研究带来了挑战。
2025年,国家将对长江流域17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开展水生态考核。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后,如何加快补齐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这一短板?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生命科学部院士、国际应用藻类学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永定给出了建议。
全球升温正在改变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的时空格局,从而进一步影响旱区的干旱特征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欧亚内陆区远离海洋,升温的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面临重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研究团队预估,至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0亿吨, 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该成果2024年5月27日晚11点在线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
近日,自然资源部网站发布公示,《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等35项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将公示后报部审定发布实施。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全程参与了《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海岸建筑退缩线划定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郝永红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Hydrology》发表论文“Analysis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groundwater storage in Ordos Basin based on GRACE gravity satellite data”。该项研究由天津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中国科...
阿尔泰山脉,这座巨大的天然屏障,斜跨俄罗斯、中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冰冻圈广泛分布,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尔泰山中段南坡,山麓地带和山前平原为干旱区,冰冻圈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
多年冻土约占北半球陆地面积的1/4,其中储存着18300亿吨的土壤有机碳和30万立方千米的地下冰;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它的消融导致地下冰融化和有机碳释放,对陆地生态、地表水文和冻土工程等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然而,多年冻土消融影响的评估却相当困难。多年冻土的观测资料稀缺,模式预估的多年冻土变化结果又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一些过去地球暖期有代用资料,可用于验证模式,从而减少模拟不确定性,因此是研究...
中亚天山高海拔地区的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条件,以及稀少的水文气象站点分布,导致了该地区气象和水文观测数据的极度缺乏。而传统的基于物理过程的水文模型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来校准空间参数,使得高山区分布式水文模拟非常困难。机器学习方法(LSTM)由于其非线性拟合能力强大而逐渐被应用于水文建模,这种方法能分析输入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为流量模拟提供了新的策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
旱涝急转是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异的显著表现之一,是旱涝并存现象的一种极端表现,其不仅具备干旱和洪涝分别具有的灾害特性,而且由于转折突然,所造成的危害比单一灾害的叠加更为严重。尤其在长江中游地区,河湖水系复杂,再叠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该区域成为干旱、洪涝、旱涝急转等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内陆水体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湖泊通常被认为是二氧化碳(CO2)源,其通量特征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水库和大坝建设等人类活动通过改变河流和湖泊的水文节律影响内陆水体碳交换。以往研究认为,拦河筑坝增加了水库和下游河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鲜少有研究量化河流水文变化对下游湖泊温室气体动态的影响。三峡大坝是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自2003年投入运行以来,显著改变了长江...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微生物驱动的产甲烷过程贡献了全球85%的大气甲烷增量。尽管河流仅占地表面积的0.58%,其仍是多个生态系统间碳元素迁移转化的重要纽带。据估算,全球河流每年向大气中释放30.5Tg的甲烷。然而,目前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中的产甲烷途径认识不足;此外,筑坝显著改变了河流水文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但筑坝对河流甲烷释放的影响尚不清楚。
2023年5月29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标志着该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完成,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日前,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黄河河务局组织对黄河禹潼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山西侧)西范、庙前控导工程进行了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