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微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93条 . 查询时间(1.531 秒)
近日,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赵玲团队和香港浸会大学贾伟、卞兆祥教授在Cancer letters合作发表题为Gut microbiota and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的综述文章。文章总结了肠道菌群在大肠癌转移过程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靶向肠道菌防治大肠癌转移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12月17日,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云端”举办。本届颁奖典礼上,3人获颁“杰出成就奖”,1人获颁“科技成果转化奖”,18人获颁“学者奖”。其中,上海药物所蓝乐夫研究员获颁“学者奖”。
2022年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2022年的活动主题是“齐心协力 遏制耐药”。
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提高社会公众对微生物耐药的认识水平,2022年11月18日-24日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组织开展“2022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今年的主题是“齐心协力 遏制耐药”,希望通过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遏制微生物耐药的良好氛围。
2022年10月28日,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邓子新院士团队在催化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美国化学会?催化)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Non-Heme Iron Halogenase AdaV in 2′-Chloropentostatin Biosynthesis (2...
2022年9月22日,上海药物所“药学前沿承嘏讲坛”第四十八讲在承嘏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应邀作了题为“把握科技生涯发展方向的人文哲理---从我团队的科研案例谈起”的专题报告。药物所副所长高召兵主持报告会,近二百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线上线下参会。
2022年8月19日,上海药物所“药学前沿承嘏讲坛”第四十七讲在线举办。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应邀作了题为“Metalloproteomics and Drug Development: Metallodrug for COVID-19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杨财广研究员主持,药物所近二百名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参会。
2022年7月29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离子束中心工业微生物团队在新型GLP-1药物的设计和工业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经过分子设计、菌株构建、分离纯化及动物实验,开发出兼具稳定性和降糖作用的GLP-1类似物。相关成果发表在药学领域期刊pharmaceuticals上。
为庆祝上海药物所建所90周年,7月3日,药化党总支举办“应对细菌耐药性挑战—中国力量”专题讲座,活动邀请了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有福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理室主任游雪甫教授和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张菁教授三位专家作专题报告,药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叶阳以及课题组长等近200人通过线上参会,活动由药化第二党支部书记杨春皓研究员主持。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西安交通大学21个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数实现新突破。药学院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微生物携带大量抗生素耐药基因,高脂和高纤维低动物蛋白饮食也与细菌抗药性有关。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衍生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免疫发展中发挥作用,但对抗生素功效的的影响仍是未知。莫日根教授博士研究生乔佳鑫等在氧化三甲胺介导抗生素耐药研究中发现,TMAO(在10~100 mM范围内)以浓度依...
萜类化合物是微生物中结构种类最多、形成机制极为复杂的一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抗疟药物青蒿素等。二倍半萜作为萜类化合物中较为稀有的一个重要亚类,主要分布在植物和海洋生物中,而微生物产二倍半萜的报道较少。
2022年3月14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杨良保研究员团队、王宏志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药学中心合作,在抗肿瘤药物血药浓度的定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科研团队利用收缩组装的液态3D 热点矩阵作为微反应器,建立了高稳定、高灵敏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定量检测血药浓度新方法。该成果发表在国际分析领域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
数千年来我国传统中药在和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机制不清备受质疑。巴戟天寡糖是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发并于2012年上市的我国第一个抗抑郁症的中药,临床疗效明确、安全性好。然而,巴戟天寡糖在人体内几乎零吸收,其影响中枢发挥抗抑郁作用背后的机制值得探讨。特别是巴戟天作为我国中药“南药”中的代表性药材,阐述其有效成分寡糖抗抑郁机制对于明确中药机制、探索按照循症证据科学发展我国传统...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微生物技术团队何定庚教授在纳米酶高效抗菌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n Ultrasmall Fe3O4-Decorated Polydopamine Hybrid Nanozyme Enables Continuous Conversion of Oxygen into Toxic Hydroxyl Radical via GSH-Depleted C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