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考古理论相关记录416条 . 查询时间(2.156 秒)
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在2013年开始陆续发现了举世罕见的石器时期文化层下的岩画、玉器、玛瑙、石器等诸多文物。日前,记者跟随当地文物部门徒步穿越原始森林,来到了位于悬崖峭壁上、面朝广阔林海和蜿蜒河流的北山洞。
1500多年前,如果不是北魏时期开始、前后历经了1000多年的开凿,这里仍然是一座地质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岩山群。 1500年后,这个传奇之地正在经受时间的考验。如果没有精准的高科技记录,所有雕像的千姿百态、石窟中的房梁架构,今后可能只是个传说。 2015年7月下旬,钱报记者跟随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科技考古团队,前往宁夏固原须弥山,看看科学家们如何用考古学、计算机学的新方法,为将来的人类,存下珍贵...
一些历史学、人类学及考古学领域的学者建议,扩大民族生物基因研究成果,进而梳理民族历史文化人文基因,使其更客观地表述多民族融合发展共建中华文明格局的话语体系。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在对唐敬宗庄陵的考古挖掘中,清理出6件番酋像。据统计,当地18座唐代帝陵中目前已有11座发现番酋像。 唐陵番酋像,最为人所知的是立于乾陵前61番酋像。它们象征着四夷臣服,万邦归顺,是大唐强盛国势的象征。
河北文物部门近日在临漳县杜村乡高夹河村发现一古石磙,推测为汉代时期农民用作碾米的生产工具,距今已有2000余年。 石磙呈圆台形,上底直径75厘米,下底直径80厘米,母线90厘米,重2000余斤,是解放前后一般石磙重量的4倍。石磙中心为铁轴,上底呈现六瓣花形状,下底呈现八角形且内套一莲花图案。
英国《自然》杂志2015年6月24日公开的一则化石研究中描述了一种极其原始的龟类,其曾经生活在2.4亿年前,处于半形成的壳中。它是人类首次发现的来自三叠纪时期的龟类化石,这项研究给龟类的演化和对它们起到保护作用的龟壳的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龟类对于人类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关于龟壳是如何演化来的,科学界却一直无法了解。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缺乏一般爬行动物和有着完整的壳的龟类之间形态的化石,所以绘出海...
由我国科学家领导的有关鸟类起源的研究小组又有了新发现——弥曼始今鸟。新标本是今鸟型类已知最古老的化石记录,将今鸟型类的起源时间向史前推进了至少五百万年。为了感谢中科院古脊椎所院士张弥曼长期以来对热河生物群研究的支持,科学家们用她的名字命名了新标本。该成果发表在5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 在鸟类的演化历史上,距今2.52亿年到6600万年前的中生代是一个重要时期。在中生代,今鸟型类、反鸟类和其他更...
鸟类及其恐龙近亲的翅膀拥有一个共同特点:片状飞羽是其关键组分,但珍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一件来自我国河北青龙县侏罗系地层的化石发现挑战了这一认知。日前,英国《自然》杂志在线报道了一种生活于约1.6亿年前的具有类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龙,对于我们了解恐龙形态差异性和鸟类飞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带领的一个科研团队报道,代表我国...
该古生物遗址每年吸收大约12万游客前来参观,目前,这些恐龙脚印现遭受威胁,附近的水泥厂开采使用石灰岩。考古学家推出,这些恐龙沿着一个湖泊的岸边行走,在炎热季节里它们的足迹逐渐干燥并保存下来,之后可能泥泞或者火山灰覆盖了这一地区,完好地保存了这些恐龙脚印。
2015年05月4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在对秦东陵四号陵园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一座战国秦贵族墓葬礼制建筑。考古专家表示,这对研究秦公帝王陵园礼制建筑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河北献县职教中心在建工地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黑釉灯盏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 据沧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郑志利介绍,古墓距离地表两米多深,是一座南北方向的砖室墓,墓壁为单砖错缝平铺,墓砖为沟纹砖。墓室总长约6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圆形墓室组成。墓室为穹隆顶,已经塌陷,但墓室内的摆设受影响不大。
2011年,乌布萨拉大学古生物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在该馆保存的周口店发掘出土的化石中新发现了一枚北京人牙齿化石。加之此前瑞典乌布萨拉大学古生物博物馆保存的3枚,目前共有4枚在周口店最早发现的直立人牙齿化石保存在该博物馆。日前,中国和瑞典两国研究人员公布了这枚人类牙齿化石的研究情况。 北京人化石,曾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的直立人北京种 (Homo ...
新疆米兰遗址的工作人员近日在文物巡视工作中偶然发现了一件潜藏于黄土之下、部分已裸露在外的龙头凤尾青铜器,经专家鉴定,是若羌县近年来出土的一件十分罕见的古文物。
山西省垣曲县博物馆2015年03月18日发布文物新发现,在当地一座东汉土穴残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件距今千年的铜权(即“秤砣”),此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的珍贵实物,可佐证中国古代度量衡和青铜器发展史。
2015年03月14日西华大学一教学楼附近的工地引发网友围观,因有网友发微博称,保安及工人都表示现场有考古挖掘队作业,而发掘区域疑似为殷商遗址。 今(14)日下午,有考古工作人员向四川新闻网记者透露,考古工作队刚刚进入现场不久。目前已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仅发掘了2个探方,尚未得到更多详细的讯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聚落年代在商周时期。”他表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