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相关记录11964条 . 查询时间(0.397 秒)
生物催化剂——酶(图)     生物催化剂         2025/4/21
自从我们这个星球有了生物,酶就存在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酶,我们的生活也与酶的应用息息相关。远在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了利用大麦芽中的酶制造饴糖,利用发酵法酿酒,制醋和酱。但那时人们并不是有意的利用酶,是一种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原理的自然行为。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了几千年的酶,在100多年前的1857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酒精发酵时发现,把活的酵母与糖放在一起,在...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分子酶学与重大代谢性疾病机理研究重点安徽省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2025年6月27-30日在享有“半城山水,鱼米之乡”的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科技...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团队在自噬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了自噬关键蛋白ATG-9通过调控磷脂翻转酶活性以促进受损溶酶体修复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2025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院士团队在自噬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自噬关键蛋白ATG-9通过调控磷脂翻转酶活性,促进受损溶酶体修复的分子机制。该发现为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该篇题为"The autophagy protein ATG-9 regulates lysosome function and integrity"的文章于2025年4月...
自噬过程的关键步骤包括自噬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以及溶酶体降解。自噬-溶酶体通路基因的转录调控是调节自噬活性的重要机制。已知哺乳动物中调控自噬-溶酶体通路基因转录的主要转录因子是TFEB,但线虫中TFEB同源物HLH-30主要参与衰老及应激条件下自噬的调控,而且hlh-30功能缺失的线虫并无明显自噬缺陷表型。因此,在线虫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转录调控因子来系统性调控自噬活性尚未可知。
近日,实验室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中鉴定出一种E3泛素连接酶LRSAM1,该蛋白可以对病原菌进行泛素化标记并介导其进入自噬溶酶体途径进行降解。相关研究成果在细胞生物学知名期刊《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上发表。
2025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员和孔祥谦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 Immunology发表题为"DNMT1 inhibition reprograms T cells to NK-like cells with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DNA甲基转移酶DNMT1通过表观遗传与蛋白质互作双重机制维持T细胞身份的关键...
生物酶催化聚合反应因其独特的通道限域效应,能够实现超低能耗、高转化率、高立体选择性的高效流动聚合。如在天然橡胶合成中,橡胶转移酶通过限域空间精准控制异戊二烯单体的排列,进而实现顺式-1,4-聚异戊二烯的流动合成。受此启发,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锡奇研究团队基于江雷院士提出的“量子限域超流”理论,开发出一种新型锌卟啉金属有机框架(Zn-PMOF)仿生膜催化材料,在室温(22 °C)条件下通过光引...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红军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 “Modulation of Lignin and Anthocyanin Homeostasis by GTP Cyclohydrolase1 in Maize”的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江永亮副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员课题组,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参与蓝藻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的分子伴侣CcmS及其与外壳蛋白CcmK1六聚体、CcmK1-CcmK2异六聚体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基于结构和生化分析以及生理实验,作者鉴定了CcmS在调控β-羧酶体组装和维持固碳功能方面的作用,为人工设计高效固碳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单层膜囊泡状细胞器。有研究发现,溶酶体是关键的细胞活动和信号转导的枢纽。溶酶体的稳态失衡介导退行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开发新治疗策略的切入点。自噬是细胞的保护性防御机制,在介导细胞死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溶酶体在自噬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单层膜囊泡状细胞器。研究发现溶酶体是关键细胞活动和信号转导的枢纽。溶酶体的稳态失衡介导退行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针对重大疾病开发新治疗策略的切入点。
组蛋白乙酰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在染色质结构、基因转录调控和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表观遗传调控中的大部分组蛋白修饰酶具有位点特异性,即一种修饰酶只对组蛋白尾部的某个特定残基进行修饰。但有研究发现,较多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可以修饰多个位点。例如,核小体乙酰转移酶NuA4是酵母体内唯一必需的乙酰转移酶。NuA4可对组蛋白H2A、H2A.Z和H4 N端多个赖氨酸残基进行乙...
2025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发展双色单分子闪烁比率成像技术(2C-SMBR),在单溶酶体水平同步实现纳米级结构成像与腔内pH准确定量。
2025年来,人工设计的甲醛缩合酶formolase因其催化单一底物甲醛的羟醛缩合反应而备受关注。凭借反应热力学的可行性、原子经济性等诸多优势,formolase已广泛用于多种人工C1化合物转化途径。在与其他酶偶联的多酶系统或细胞工厂中,由于甲醛对酶具有毒性,通常需采用低浓度甲醛进行反应。因此,开发能够在低浓度甲醛条件下表现出更高催化活性的formolase变体成为研究的重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